无码人妻精品国产日韩电影,亚洲精品色在线网站,精品久久综合1区2区3区激情,波多野结衣无码电影大长腿

歡迎訪問福汽集團官方網站!

中文
綜合資訊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首頁 > 綜合資訊 > 政策法規 > 正文
綜合資訊

汽車產業政策戰略發展資訊

時間:2023年05月29日 17:45 點擊:

 

本期重要資訊導讀

一、2023年4月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

二、中央政策資訊

一、國常會【適度超前建設充電基礎設施】

二、工信部【推動2023年后車購稅減免政策】

三、發改委【穩定汽車消費/推新能源車下鄉】

四、五部門聯合發布【7月1日起禁止銷售非國6b汽車】

三、地方政策資訊

一、天津【出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新政,支持汽車與新能源汽車發展】

二、杭州【《杭州市智能網聯車輛測試與運用管理辦法》自5月5日起施行】

三、上海【印發《上海市促進外貿穩規模提質量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四、北京【發布《加快恢復和擴大消費持續發力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2023年行動方案》】

五、云南【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深入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

四、新能源及氫能產業相關資訊

一、上海【車用加氫站布局規劃已進入報批程序】

二、山西【發布《山西省氫能產業鏈2023年行動方案》】

三、北京【發布《2022-2023年度北京市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項目擬承擔“示范應用聯合體”牽頭企業公示》】

四、宜昌【引領宜昌建成“中部氫谷”】

五、宇通資訊

一、宇通獲中國商用車行業首個UN R155車輛網絡安全管理體系認證

二、宇通新品C11E 2023款發布

三、宇通與海南省物流集團、海汽集團達成戰略合作

六、奇瑞資訊

一、奇瑞集團4月銷量12.7萬輛,同比猛漲128%

二、全新智能電動汽車品牌iCAR發布

三、寧德時代鈉離子電池首發落地奇瑞

七、其他資訊

一、長安汽車與吉利控股【簽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二、比亞迪【發布云輦智能車身控制系統】

三、地平線【聚焦解決自動駕駛接管率】

四、華為【重磅發布四大新品:華為高階智能駕駛系統、智能座艙、智能車載光和智能汽車數字平臺】

五、滴滴與埃安【合作再升級,發力自動駕駛】

2023年4月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

2023年4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13.3萬輛和215.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6.8%和82.7%(去年同期因疫情影響基數較低)。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4萬輛和63.6萬輛,同比均增長1.1倍。

一、4月汽車銷量同比增長82.7%

4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13.3萬輛和215.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6.8%和82.7%。

1-4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35.5萬輛和823.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8.6%和7.1%。

(1)4月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87.7%

4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77.8萬輛和181.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8.5%和87.7%。

1-4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705.2萬輛和694.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8.6%和6.8%。

(2)4月商用車銷量同比增長60.5%

4月,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35.5萬輛和34.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8.8%和60.5%。

1-4月,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30.3萬輛和128.6萬輛,同比均增長8.8%。

二、4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1倍

4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4萬輛和63.6萬輛,同比均增長1.1倍,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29.5%。

1-4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29.1萬輛和222.2萬輛,同比均增長42.8%;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27%。

三、4月汽車出口同比增長1.7倍

4月,汽車整車出口37.6萬輛,同比增長1.7倍。新能源汽車出口10萬輛,同比增長8.4倍。

1-4月,汽車整車出口137萬輛,同比增長89.2%。新能源汽車出口34.8萬輛,同比增長1.7倍。

四、1-3月汽車制造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3%

1-3月,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4%%;完成營業收入21412.1億元,同比增長1.3%;實現利潤819.4億元,同比下降24.2%。

 

 

 

中央政策資訊

 

(一)國常會【適度超前建設充電基礎設施】

5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的意見,部署加快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和鄉村振興。

會議指出,農村新能源汽車市場空間廣闊,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不僅有利于促進新能源汽車購買使用、釋放農村消費潛力,而且有利于發展鄉村旅游等新業態,為鄉村振興增添新動力。會議審議通過了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和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

新能源汽車下鄉已經成為提振汽車市場表現、推動汽車行業發展的重要措施。國家發改委日前也提出,汽車消費是支撐消費的“大頭”,將加快推進充電樁和城市停車設施建設,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下鄉,鼓勵汽車企業開發更適宜縣鄉村地區使用的車型。

目前新能源汽車下鄉已經進入第四個年頭。汽車下鄉政策從2009年開始,2020年7月,工信部等三部門聯合開展了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下鄉的主角變成了新能源車,從三部委聯合發起到四部門全力支持,參與活動的企業與車型不斷擴大,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據中汽協數據,2022年,下鄉車型共完成銷售265.98萬輛,同比2021年同期的141.93萬輛,增長87%,全年活動共有28家汽車企業、64款車型積極響應參加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旗下媒體《汽車縱橫》預測,到2030年,農村汽車千人保有量有望達160輛,總保有量將超過7000萬輛,市場規模達5000億元。

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要聚焦制約新能源汽車下鄉的突出瓶頸,適度超前建設充電基礎設施,創新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維護模式,確保“有人建、有人管、能持續”。

就售后服務保障,會議提出,要引導企業下沉銷售服務網絡,鼓勵高職院校面向農村培養維保技術人員,滿足不斷增長的新能源汽車維修保養需求。會議還指出,要進一步優化支持新能源汽車購買使用的政策,鼓勵企業豐富新能源汽車供應,同時加強安全監管,促進農村新能源汽車市場健康發展。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光儲充”一體化概念受到市場追捧,農村市場也是其實現落地的理想“試驗田”。“光儲充”一體化即“光伏+儲能+汽車充電”模式,被認為是解決新能源汽車充電問題的理想方案,而農村地區“一戶一院”的居住形式以及閑置土地、屋頂,都為光伏和儲能提供了天然便利。

(二)工信部【推動2023年后車購稅減免政策】

日前,工信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辛國斌赴上海調研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時表示,接下來將適時出臺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的有效政策,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推動研究并盡快明確2023年后車購稅減免政策,制定加快充換電建設、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等支持政策。

辛國斌強調,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做好汽車產業穩定運行、轉型升級工作意義重大。下一步將認真研究制定、適時出臺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的有效政策,更大力度、更高水平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加強頂層設計,建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部際協調機制,統籌推進產業發展全局性工作。強化技術創新,支持產學研用深度合作,開展車用芯片、固態電池、操作系統、高精度傳感器等技術攻關。完善政策體系,推動研究并盡快明確2023年后車購稅減免政策,制定加快充換電建設、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等支持政策。深化國際合作,加快規則對接和認證標準統一,建設海外政策、法規、標準等信息共享服務平臺,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三)發改委【穩定汽車消費/推新能源車下鄉】

國家發改委政研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孟瑋于4月19日表示,今年以來,在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動下,消費需求集中釋放,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8%,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6.6%,比去年全年大幅提升,特別是服務消費明顯恢復,3月份,全國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達56.9%,接觸型、出行類消費快速回暖;線上消費保持增長,一季度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7.3%,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4.2%;居民消費意愿有所回升。

孟瑋表示,這些都表明,一季度消費市場形勢開局良好,為全年恢復和擴大消費打下堅實基礎。但我們也注意到,消費持續回升的動力還有待進一步提振。下一步,將重點圍繞“可持續性”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當前,正在抓緊研究起草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政策文件,主要是圍繞穩定大宗消費、提升服務消費、拓展農村消費等重點領域,根據不同收入群體、不同消費品類的需求制定有針對性的政策舉措,推動消費平穩增長。

二是下大力氣穩定汽車消費。汽車消費是支撐消費的“大頭”,將加快推進充電樁和城市停車設施建設,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下鄉,鼓勵汽車企業開發更適宜縣鄉村地區使用的車型。同時,加快實施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

三是推動提升消費能力。提高收入是促進消費的重要基礎。將會同有關方面優化就業、收入分配和消費全鏈條良性循環促進機制,強化就業優先政策,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做好基本消費品保供穩價,使居民能消費敢消費。

四是進一步優化消費條件。針對制約消費的體制機制問題,研究制定關于營造放心消費環境的政策文件,進一步健全標準質量管理體系,強化消費信用體系建設,完善消費爭議多元化解機制、在線消費糾紛解決機制,讓老百姓獲得感強愿消費。

(四)五部門聯合發布【7月1日起禁止銷售非國6b汽車】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和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關于實施汽車國六排放標準有關事宜的公告》,內容如下:

  一、自2023年7月1日起,全國范圍全面實施國六排放標準6b階段,禁止生產、進口、銷售不符合國六排放標準6b階段的汽車。生產日期以機動車合格證的車輛制造日期為準,且合格證電子信息應于2023年7月1日0時前完成上傳;進口日期以貨物進口證明書簽注運抵日期為準;銷售日期以機動車銷售發票日期為準。

二、針對部分實際行駛污染物排放試驗(即RDE試驗)報告結果為“僅監測”等輕型汽車國六b車型,給予半年銷售過渡期,允許銷售至2023年12月31日。

三、汽車生產、進口企業作為環保生產一致性管理的責任主體,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有關規定,在車輛出,或入境前公開車型排放檢驗信息和污染控制技術信息,確保實際生產,進口的車輛符合要求。相關認證機構應依據國六排放標準6b階段頒發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

 

 

 

地方政策資訊

 

(一)天津【出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新政,支持汽車與新能源汽車發展】

4月18日,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天津市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吸引重大項目落地天津,并對12條重點產業鏈提供專屬政策支持,積極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提高產業能級,提升制造業創新能力,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

其中,《措施》提出,支持車聯網發展,加大車聯網政策先行先試力度,擴大運營規模。鼓勵開展車路協同應用,對于應用效果良好的運營主體,根據應用效果,給予最高100萬元支持。

《措施》明確,支持新能源發展,圍繞鋰離子電池及材料、風能、太陽能、氫能等重點領域,提供新能源系統解決方案,根據企業基礎能力建設、系統集成效果,分級分類給予最高400萬元支持。

《措施》強調,支持汽車與新能源汽車發展,對新車型納入《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的整車企業,每款新車型分級分類給予最高200萬元獎勵。

《措施》還提出,建設智能化數字化應用場景,支持人工智能、車聯網、虛擬現實/增強現實(VR/AR)、智能終端、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元宇宙等應用場景建設,支持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重點任務揭榜,推動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重大項目、平臺建設,按照實際投資額的20%,分級分類給予最高1000萬元支持等。

(二)杭州【《杭州市智能網聯車輛測試與運用管理辦法》自5月5日起施行】

為搶占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新賽道,杭州又有新動作。4月12日,《杭州市智能網聯車輛測試與應用管理辦法》(下稱《管理辦法》)公布,自2023年5月5日起施行。

2018年,杭州在全國率先啟動智能網聯車輛道路測試,制定實施細則、向符合條件的企業發放測試牌照,此后又分批公布自動駕駛開放道路。如今,包括北上廣深在內的全國各大城市均在角逐智能網聯汽車賽道。《管理辦法》是對2018年實施細則的修訂與完善,在管理政策方面有了迭代,并在部分領域有所創新。

據悉,杭州將優先支持在物流配送、短途接駁、智能公交、環衛作業、養護作業等領域開展智能網聯車輛測試與應用,逐步推進量產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及上路通行,培育智能交通領域新業態。

此外,杭州支持智能網聯車輛企業組建產業聯盟,開展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優先將道路基礎設施智能化建設納入相關城市道路規劃,推進道路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升級,促進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

企業是開展智能網聯車輛測試與應用的主體。《管理辦法》對測試與應用基本要求、道路測試要求、示范應用要求進行了詳細規定,讓企業有了更加明確的政策預期。

在國家三部委明確的智能網聯汽車基礎上,杭州還增加了創新設計的低速無人車——主要是指具備自動駕駛功能,未設有駕駛室,支撐物流配送、巡檢、零售、環衛等業務的功能型車輛——鼓勵低速無人車在封閉、半封閉區域內開展物流配送、巡檢、零售、環衛等專用場景應用。支持有條件的區、縣(市)在特定區域特定路線開展低速無人車應用,參照非機動車管理相關規定進行管理。

對老百姓關心的“智能網聯車輛測試與應用時發生交通違法和事故如何處理”的問題,《管理辦法》也作了明確:比如,在測試與應用期間發生交通違法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按照現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對測試與應用駕駛人進行處理,或對低速無人車應用主體采取相應措施;在測試與應用期間發生交通事故,應當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規章認定當事人的責任,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及司法解釋確定損害賠償責任。

此外,杭州還將為智能網聯車輛測試與應用立法。2023年3月,杭州市人大常委會2023年立法計劃出爐,其中包括《杭州市促進智能網聯車輛測試與應用規定(暫名)》。杭州旨在通過立法進一步規范、促進智能網聯車輛測試與應用活動,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三)上海【印發《上海市促進外貿穩規模提質量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4月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上海市促進外貿穩規模提質量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在汽車方面,政策提出支持符合條件的汽車生產企業臨時申請汽車出口許可,對符合條件的通過中歐班列等鐵路運輸的新能源汽車等產品不按危險貨物管理。動態調整汽車平行進口和二手車出口試點企業范圍。支持符合條件的二手車出口交易服務平臺申請開通車輛轉移待出口登記業務。

(四)北京【發布《加快恢復和擴大消費持續發力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2023年行動方案》】

4月18日,北京市商務局印發《加快恢復和擴大消費持續發力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2023年行動方案》。

其中,強調促進汽車消費升級。延續實施新能源車置換補貼政策,對乘用車置換新能源小客車符合條件的車主給予補貼。加快二手車流通,對轉出二手車作出貢獻的經銷企業給予適當獎勵。探索推動本市舊機動車交易市場車商由經紀向經銷模式轉型發展。研究優化二手車異地交易登記的具體措施,便利交易雙方在車輛所在地直接辦理交易登記手續。鼓勵金融機構增加金融服務供給,促進新車消費和二手車流通金融產品創新,豐富汽車消費普惠金融產品供給。

(五)云南【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深入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

4月25日,云南發改委等六部門印發《云南省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的通知。

《通知》中提到,要發展綠色交通消費。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落實免限行、路權等支持政策。持續推進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實施綠美交通行動,到2025年,形成一批綠色示范公路、示范場站、示范港口、示范航道和示范企業。以昆明、玉溪、保山及普洱4個州市為試點,打造云南省綠色出行示范。加快汽車新能源動力技術替代,按照市場需求在公共領域合理布局建設充換電、新型儲能、加氫、LNG等配套基礎設施,有序推動充電設施進小區。深入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大力推動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適度有序提高城市公交、景區景點、出租(含網約車)、環衛、城市物流配送、郵政快遞、民航機場以及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領域等新能源汽車應用占比。

推進公共機構綠色消費。推動各類機關、事業單位、團體組織類等公共機構率先采購使用新能源汽車,按照規定逐步擴大新能源汽車配備比例。新建和既有停車場配備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或預留充電設施安裝條件,鼓勵內部充(換)電設施設備向社會公眾開放。

 

 

 

新能源及氫能產業相關資訊

 

(一)上海【車用加氫站布局規劃已進入報批程序】

5月9日,上海市住建委發布了對市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第0108號代表建議的答復。

目前,由上海市住建委會同市規資局等研究制定的《上海市車用加氫站布局規劃》已進入報批程序,規劃編制過程中多次征求各區和相關部門意見,總體布局基本穩定,待正式發布后將進一步做好宣貫銜接工作。在加氫站建設規范和補貼細則方面,住建委會同市發改、經信、規資、市場、應急等六部門聯合制定印發了《上海市燃料電池汽車加氫站建設運營管理辦法》(滬住建規范聯〔2021〕11 號),明確了加氫站建設及日常管理要求;2023年1月,市經信委、市財政局等六部門聯合制定了《上海市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專項資金實施細則(送審稿)》,并提請市政府審定,待獲批后即可發布。同時,根據市委、市政府有關會議精神,70 兆帕加氫站建設將在落實風險管控的基礎上有序推進。住建委將在后續工作中加強引導,在規劃修編和建設過程中,充分考慮區域定位和全市層面的加注需求。

(二)山西【發布《山西省氫能產業鏈2023年行動方案》】

4月21日,山西省發展改革委聯合省工信廳發布《山西省氫能產業鏈2023年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

《行動方案》提出,應不斷完善氫能產業發展制度政策環境,提升氫能產業技術創新水平,加強氫能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產業鏈協作配套,推動氫能產業鏈進一步提質升級。重點推動氫能創新平臺建設、開展氫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建立多元氫能供應體系、推進加氫站建設、有序開展氫能產業示范應用、支持氫能產業融合集群發展、鼓勵省屬國企積極布局氫能產業、開展氫能產業鏈招商、強化氫能行業交流合作等9項工作任務。

(三)北京【發布《2022-2023年度北京市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項目擬承擔“示范應用聯合體”牽頭企業公示》】

5月10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發布《2022-2023年度北京市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項目擬承擔“示范應用聯合體”牽頭企業公示》,包括: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飛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三一汽車制造有限公司、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廈門金龍聯合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廈門金龍旅行車有限公司、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

(四)宜昌【引領宜昌建成“中部氫谷”】

4月16日,宜昌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宜昌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 (2023-2035年)》。《規劃》指明氫能產業四大發展方向,即氫氣制備與提純、氫氣儲運與加注、氫燃料電池產業、氫能化工產業,建設當陽壩陵化工園等氫氣制備及核心裝備產業集聚區、宜都化工園等氫氣儲運產業集聚區、宜昌船舶工業園等氫能船舶研發及制造產業集聚區,依托三峽壩區碼頭、景區、礦區等地建設多個氫能應用示范點。

 

 

 

 

宇通資訊

 

(一)宇通獲中國商用車行業首個UN R155車輛網絡安全管理體系認證

近日,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獲得UN R155 車輛網絡安全管理體系( Cyber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簡稱CSMS)認證證書,成為中國商用車行業首個獲得此項認證的企業。

該證書由法國于達克公司 (UTAC) 授予,標志著宇通客車已具備了行業領先的車輛網絡安全管理能力,擁有完善且符合國際強制性法規要求的網絡安全管理體系,確保其車輛在全生命周期內均具備有效發現和控制網絡安全風險的能力。

UN R155法規是聯合國發布的首個關于汽車網絡安全的強制性法規,廣泛適用于包括歐盟、英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和地區,為整個汽車行業的網絡安全發展提供極為關鍵且明確的準則及要求。法規中要求制造商需要通過車輛網絡安全管理體系認證,車型則需要通過車輛網絡安全型式認證等。

本次獲得中國商用車行業首個UN R155 CSMS認證,意味著宇通客車已成功建立起具有國際公信力的網絡安全管理體系,并為其后續提出車輛型式認證申請與相關網聯技術的持續性發展構筑了堅實的安全底線。

(二)宇通新品C11E 2023款發布

5月11日,“山河萬里行,姑蘇遇見鄭”2023中國旅游出行發展大會(蘇州站)正式拉開序幕,來自交通運輸領域的專家學者,旅游出行協會領導,行業精英以及蘇州市旅游出行企業代表共聚河南鄭州,共同探討旅游出行未來發展,探索運游融合發展新路徑。

在致辭時,蘇州市包車客運行業協會秘書長顧兆義表示,2012-2022十年間,蘇州市客運企業購置的各類宇通客車(不含公交車)3150輛,在蘇州客車占比49.5%。“宇通客車無論是在質量上還是在售后服務上,在蘇州市客運企業中有著很高的口碑。”

活動現場,宇通重磅發布了堪稱“TOP級長續航超能巴士”的C11E 2023款新車,并以“場景解決+服務保障+品質兌現”的全套旅游出行解決方案,加快推進運游融合,助力旅游出行實現高質量轉型新發展。

C11E 2023款客車搭載行業首次應用的高防護等級、高結構強度H1動力電池,電量降至176kwh,降低了購車成本;但憑借著BMS電池管理系統,讓每一度電都用到“刀刃上”, C-WTVC循環工況里程續駛里程超290km(較行業同級產品多70km),一次充電,滿足一天運營;采用高強鋼車身搭配全新輥壓復合材料,全承載、強度高、重量輕(相比行業同級整備質量輕900kg、電耗降低29%),能耗更低、安全系數更高;同時,在安全性上更是做足了功夫:1.標配電池液冷系統,24h電池監控防護,耐火性好,著火30分鐘不爆炸;2.涉水2米水深72小時,電池箱內不進水;3.睿盾安全防護控制技術、多功能自動駐車系統、智能輔助功能等各類主被動安全技術,提升行車安全性。

(三)宇通與海南省物流集團、海汽集團達成戰略合作

5月16日,鄭州宇通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宇通集團”)與海南省物流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南省物流集團”)、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宇通客車”)與海南海汽運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汽集團”)在河南鄭州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宇通集團、宇通客車董事長湯玉祥及海南省物流集團、海汽集團董事長劉海榮出席簽約儀式并見證簽約。

根據協議,宇通與海南省物流集團、海汽集團將在車輛代理銷售、運輸服務、車輛改裝、新能源配套設施建設等方面開展全方位、深層次、多元化的戰略合作。

此次雙方達成戰略合作,是宇通集團加速布局新能源商用車產業的又一有力探索。作為國內商用車行業的頭部企業,宇通集團具備行業領先的新能源商用車產品和服務保障能力,而海南省物流集團和海汽集團在全省綠色物流運輸、定制化客運、商用車等領域蘊含很大的市場和需求。未來雙方將充分利用各自資源、平臺、技術等方面的優勢,進一步挖掘市場潛力,拓展合作領域,推動各項合作取得實質性進展,助力各自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奇瑞資訊

 

(一)奇瑞集團4月銷量12.7萬輛,同比猛漲128%

奇瑞奇股集團公布了4月分銷售數據,共賣出汽車126713輛,同比增長128%,并且連續11個月單月銷量超過10萬輛,今年1-4月,奇瑞集團累計銷售汽車457048輛,同比增長60.4%。

從品牌上看:

奇瑞品牌4月銷量92252輛,同比增長120.3%;1-4月份銷量330385輛,同比增長54.4%;

星途品牌4月份銷量8102輛,同比增長339.6%;1-4月份銷量24368輛,同比增長98.7%;

捷途品牌4月份銷量19005輛,同比增長145.7%;1-4月份銷量70953輛,同比增長105.7%。

集團旗下熱銷車型瑞虎8、瑞虎7、捷途X70三款月銷過萬,分別在4月份貢獻了15037輛、18715輛、11834輛,成績喜人。

(二)全新智能電動汽車品牌iCAR發布

4月7日,奇瑞汽車在北京水立方舉辦的新能源之夜上,發布了發布了奇瑞在新能源布局方面的戰略規劃,未來奇瑞汽車各品牌將全面新能源化。

會上,奇瑞發布首個獨立新能源電動品牌iCAR(Logo采用創造性的、簡單的七巧板元素構成,非常吸引擁抱自主、自創、自由的追新年輕人),涵蓋轎車、SUV等產品,提供系統場景智能解決方案。從品牌定位來看,“iCAR”定位15-30萬級乘用車市,目標用戶群體為25-35歲的年輕人。iCAR品牌未來將主要與極氪競爭。

在4月16日上海的iCAR品牌之夜上,全球首發亮相的兩款新品iCAR GT與iCAR 03來看,“iCAR”在技術平臺、造型設計、智能座艙、動力性能等方面的投入的力度、場景創新的程度,早已超越合資車企,甚至是豪華品牌,并且根據自身的品牌定位發展出不一樣的產品形態。

雙門轎跑iCAR GT整體設計炫酷拉風,極致簡約,科技爆棚,頗有點法拉利、蘭博基尼等超豪華轎跑的味道,很對當下Z世代年輕人的胃口。

iCAR 03定位“純電硬派都市SUV”,硬派設計比肩“坦克”,純電性能超過“坦克”,非常有看點。

“iCAR”致力于成為場景智能電動汽車引領品牌,代表的不僅僅是一輛汽車,更是一種無限的想象力,一種更加多元化的未來世界,力爭做智能電動乘用車的普及者。

“iCAR”打造i-MS多元魔方新能源架構和i-VA 生態,聚焦無感鏈接,并和寧德時代、騰訊、京東、阿里云智能、中國移動產業研究院、博世智駕、高通等科技頭部企業締結生態共建者聯盟。

(三)寧德時代鈉離子電池首發落地奇瑞

4月16日iCAR品牌之夜上,奇瑞汽車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與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曾毓群共同宣布:奇瑞與寧德時代聯合打造全新電池品牌ENER-Q。該品牌將覆蓋全動力類型、全材料體系的全應用場景,具備高適配性、高安全性和品價比,同時寧德時代鈉離子電池將首發落地奇瑞車型。

這是2021年7月寧德時代發布第一代鈉離子電池以來,其鈉離子電池邁向產業化的一個重要節點。不過目前,鈉離子電池的真正上車時間以及具體搭載車型并未公布。根據此前發布信息,第一代鈉離子電池電芯單體能量密度達160瓦時每千克,常溫下充電15分鐘電量可達80%以上,在零下20攝氏度的低溫環境中擁有90%以上的放電保持率;第二代鈉離子電池電芯單體能量密度有望達到200瓦時每千克。

在成本方面,據中科海納團隊研究結果顯示,產業化的鈉電池材料成本相較磷酸鐵鋰電池可降低30%至40%,尤其是在鋰材料成本高企背景下,其成本優勢進一步凸顯。

 

 

 

其他資訊

 

(一)長安汽車與吉利控股【簽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5月9日,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安汽車)與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利控股)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圍繞新能源、智能化、新能源動力、海外拓展、出行等產業生態展開戰略合作,共同推動中國品牌向上,為用戶創造更加美好的消費出行體驗,助力中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等出席儀式并見證雙方簽約。

智能化電動化,是中國汽車參與全球產業變革的重要機遇,也是長安汽車與吉利控股戰略合作的重點。在新能源領域,雙方將就電芯、充換電技術、新能源汽車產品安全,新能源產業布局進行合作。在智能化領域,將圍繞芯片、操作系統、車機互聯、高精地圖、自動駕駛等展開合作。雙方還將共同開展動力平臺、動力技術的合作,探討海外發展、出行生態的合作共享,并在工業互聯網、區塊鏈、碳交易等領域展開合作,共享前瞻技術應用發展。

(二)比亞迪【發布云輦智能車身控制系統】

4月10日,比亞迪發布全球首個新能源專屬智能車身控制系統——云輦。云輦智能車身控制系統由比亞迪全棧自研,這也標志著比亞迪成為首個自主掌握智能車身控制系統的中國車企。

“云輦”出自《魏書》,命名靈感源于中國古代的帝王座駕“輦”。“云”象征著以智能化技術創造更輕盈平穩的駕乘體驗。源自古代對出行的極致追求,融合當代先進科技,“云輦”重新定義“中式新豪華”。

比亞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表示:“云輦的誕生,改寫了車身控制技術依靠國外的歷史,填補了國內的技術空白,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另一方面,‘云輦’超越國外技術水平,一登場就站上了行業領先位置,完成了從1到2的提升。”

云輦產品矩陣包含云輦-C、云輦-A、云輦-P等產品,將從舒適、操控、安全、越野等維度大幅提升消費者的駕乘體驗,進一步鞏固領先地位。

云輦-C智能阻尼車身控制系統,實現車輛舒適性和運動性的完美兼容。云輦-A智能空氣車身控制系統,讓整車具備極致的舒適性、支撐性與通過性,樹立奢適新標桿。云輦-P智能液壓車身控制系統,能夠實現超高舉升、四輪聯動、露營調平等超強越野功能,塑造全球豪華越野新巔峰。 云輦-P將首搭仰望U8;云輦-A將首搭騰勢N7;云輦-C硬件已搭載在比亞迪漢、唐及騰勢D9三款車型的部分配置版本上,后續將通過OTA陸續升級為云輦-C系統。

發布會的最后,云輦-X重磅亮相。搭載云輦-X技術的仰望U9展現了全主動車身控制技術,可實現“0”側傾、“0”俯仰、三輪行駛、車輛跳舞與原地起跳等高階功能,代表了全球車身控制系統的最高水平。比亞迪再一次開創了業界先河,引領車身控制技術發展。

(三)地平線【聚焦解決自動駕駛接管率】

4月18日,第二十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如期舉辦。本屆車展以“擁抱汽車行業新時代”為主題方向,眾多車企高管、供應鏈企業代表、咨詢機構專家齊聚一堂,共話汽車行業新趨勢、新機遇、新挑戰。在本屆車展期間,汽車之家與地平線副總裁、軟件平臺產品線總裁余軼南展開了深入交流。

余軼南判斷,點到點的導航輔助駕駛在2023年有非常明顯的趨勢,會滲透到所有區域。衡量自動駕駛有四個維度,第一個維度是舒適度,開這個車是不是舒服;第二個是通行效率,一輛合格的智駕汽車通行效率不應該比人開車低5%—10%,最好能做到比人開車的效率高10%,也就是比人開快10%。高于10%也可能會有問題,說明開得過于激進,在正負10%之間為宜;第三個是可通行范圍,決定了駕駛的自由度。第四個是接管率或者說事故率,這是整個自動駕駛行業最需要去聚焦的、將來競爭核心的要素。

在本屆車展上,地平線正式宣布其基于軟硬結合自研的智能駕駛專用計算架構BPU,在實現了三代迭代量產的基礎上,正式進化出新一代納什架構。基于BPU第三代貝葉斯架構打造的高等級智能駕駛芯片征程5,是全球唯二實現量產的大算力智能駕駛芯片。地平線還宣布與比亞迪、采埃孚兩家國際一流企業基于征程5的全新量產合作進展。

(四)華為【重磅發布四大新品:華為高階智能駕駛系統、智能座艙、智能車載光和智能汽車數字平臺】

在上海車展開啟之際,華為智能解決方案一口氣發布了四大新品,包括首發HUAWEI ADS 2.0(華為高階智能駕駛系統)、智能座艙、智能車載光,以及智能汽車數字平臺等一系列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眾所周知,城市里由于路況復雜、突發情況多、城市基建日新月異,城區NCA(智駕領航輔助)的落地成為眾多車企面臨的難題。華為高階智能駕駛系統已實現深圳、上海、廣州落地,以“老司機”的靈活決策和果斷處置能力玩轉城市復雜路況。此外,有“8D魔幻城市”之稱的重慶也即將解鎖城區NCA,杭州也將在Q2落地。

一、HUAWEI ADS 2.0:值得一提的是,華為將開啟無高精度地圖就能跑城區的高階輔助駕駛。HUAWEI ADS 1.0已實現基于Transformer的BEV架構,而HUAWEI ADS 2.0進一步升級,基于道路拓撲推理網絡進一步增強,即使無高精地圖也能看懂路,紅綠燈等各種道路元素,使得無圖也能開。今年Q3將實現15個無圖城市的落地,Q4又將新增30個無圖城市的落地,達到45城,讓智駕出行更自由。

在高速NCA上,HUAWEI ADS 2.0體驗也得到了升級,高速上面對上下匝道、避障、施工修路等場景能力進一步提升,使得平均人工接管里程從HUAWEI ADS 1.0的100km提升到200km。在匯入高速路時,系統實時監控并預測周圍目標車道的車輛行為,執行最佳交互策略,快速高效匯入,匯入成功率高。臨近高速匯出口時,系統根據周邊綜合路況,提前變到出口車道,避免陌生環境下“錯過出口”的尷尬。

在泊車領域,華為APA(智能泊車輔助)具備自動搜索車位,360°車位發現,并顯示可泊車位的能力。同時,華為可以支持多達160種車位的智能泊車,如斜坡車位、斷頭車位等非常規車位,以及針對車寬余量僅大于0.4米的窄車位,可通過APA智能泊車輕松完成。據悉,華為的AVP(代客泊車輔助)將實現跨地面、地下停車場,在地面上即可激活,將在2023年底實現。

二、新一代HarmonyOS智能座艙升級:HarmonyOS 3.0流暢性將大幅優化,無論在駐車場景或在行車導航的重載場景,語音及應用操作響應速度比上一代全面提升。一個車機,就可以同時支持前后五屏流暢并發。此外,新一代系統將搭載華為的鴻蒙內核。其是首個國產車載OS內核,獲得雙認證的操作系統內核。比較特別的是,最新首發的空間音頻特性,以座位為中心形成獨立聲場,能抵消99%來自其它方向的噪音,讓揚聲器同時成為消聲器。獨立多音區體驗,可以讓前排后排乘客互不打擾。后排通話隱私隔離,給座艙用戶帶來更具空間感、流動感、臨場感的影音體驗。

智能車載光解決方案:華為發布全新車載娛樂屏品類HUAWEI xScene光場屏。該產品采用光學引擎技術,首創大畫幅、景深感、低暈動、眼放松的體驗,大幅提升車內視覺感知,實現3m遠距成像,40英寸超大畫幅,90PPD超視網膜級清晰度,將沉浸的私人影院裝進車內。較傳統液晶屏比,可實現動用睫狀肌調節能力降低96%,有效緩解視疲勞;經SGS與中國標準研究所的驗證與測試,華為光場屏榮獲全球唯一的車載顯示低暈動金標,針對車內觀影暈動癥,較液晶屏降低35%,較VR眼鏡低90%。

此外,華為推出HUAWEI xPixel 智能車燈解決方案。該方案提供雙燈260萬像素投影,以小體積模組優勢適配多變造型,并具備雙燈精準融合算法能力。基于百萬級像素的遮蔽能力,以高精ADB(自適應遠光燈)可實現遠光常亮不眩目,夜晚的視野范圍提升185%;基于人因體驗研究,示意車寬、盲區交互、照明等智能光毯場景;基于100+場景組件庫快速定制上線,如近場迎賓、燈語定制等更多應用。

智能汽車數字平臺:HUAWEI iDVP智能汽車數字底座是實現軟件定義汽車的基礎,該架構的核心是分層解耦、SOA(面向服務的分布式架構)服務化。依托高性能通信與計算硬件平臺及基礎軟件平臺,為車企實現軟件定義汽車戰略構筑的“黑土地”。

HUAWEI iDVP通過設備抽象層屏蔽硬件差異,通過原子服務層實現軟硬件解耦,當前已交付800多個標準化API接口,實現跨車型差異的快速適配,平臺應用跨車型復用率可達90%以上。不僅能讓車企提升整車開發效率,也能讓用戶的應用體驗、使用習慣在車型代際中保持一致,保持熟悉和親切感。HUAWEI iDVP充分利用原子服務集,簡化應用開發方式,提升開發效率。同時開放硬件能力給用戶,由用戶依據個人喜好進行應用的自定義,打造個人專屬的個性化應用服務。

HUAWEI xMotion作為HUAWEI iDVP原生應用,對車的驅動、制動、轉向、懸架進行中央協同控制,通過車身狀態的毫秒級感知,厘米級運動估計,采用雙前饋和反饋主動預控制技術,實現對車身縱向、橫向、垂向三軸位移,6自由度的全姿態控制,讓行車更安全,駕駛更容易,乘坐更舒適。針對濕滑路面行車易打滑的問題,RTC(智能動態扭矩控制)可分配更多扭矩到抓地力強的車輪,提升行車安全性。針對過高速彎道時車容易出現轉向不足的問題,ICC(智能過彎控制)通過協同電機、制動、轉向及懸架,模擬老司機駕駛,在提升轉向靈敏度的同時,減少因離心力引起的人員側傾,提升駕乘舒適性。針對下坡時因頻繁踩剎車引起的駕駛疲勞問題,RDC(智能坡道巡航能量回收)基于高精度坡度估計,應用電機能量回收,不僅實現陡坡緩降,解放雙腳的同時,還能提升續航里程。

(五)滴滴與埃安【合作再升級,發力自動駕駛】

日前,滴滴自動駕駛公司與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簽訂深化合作協議,共同發布無人駕駛新能源量產車項目——“AIDI計劃”,并宣布將成立合資公司。雙方會充分發揮各自產業優勢、技術優勢,深度探討智能汽車領域產品創新、應用創新,共同定義和量產共享出行L4無人駕駛新能源汽車,全速推進無人駕駛出行生態建設。

按照規劃,雙方打造的首款量產車型將基于廣汽埃安AEP3.0高端純電專屬平臺、星靈高端電子電氣架構及多融合感知自動駕駛量產技術,搭載滴滴自動駕駛L4城市泛化引擎和特有的面向出行服務的自動駕駛技術方案。結合滴滴自動駕駛的無人化運營系統慧桔港和出行領域經驗,雙方從用戶真實需求出發,聯合打造安全可靠、乘坐舒適又低成本的無人駕駛新能源汽車。

該量產車將于2025年接入滴滴共享出行網絡,實現全天候、規模化的混合派單,推動L4商業化加速落地。合資公司還將與滴滴出行及廣汽集團旗下各投資企業開展成果應用合作,共同加速行業進步。


【下載PDF】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泰市| 克山县| 凤庆县| 邻水| 泾源县| 平湖市| 新干县| 托里县| 商洛市| 太康县| 广平县| 玉溪市| 勃利县| 新泰市| 阳东县| 台北市| 四子王旗| 邵阳县| 当雄县| 平定县| 溧阳市| 南澳县| 兖州市| 株洲市| 闽清县| 乌拉特中旗| 灵台县| 荣昌县| 曲阜市| 双桥区| 吉安市| 马龙县| 梨树县| 祁东县| 新闻| 新巴尔虎右旗| 临夏县| 金阳县| 盐津县| 汝阳县| 土默特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