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人妻精品国产日韩电影,亚洲精品色在线网站,精品久久综合1区2区3区激情,波多野结衣无码电影大长腿

歡迎訪問福汽集團官方網站!

中文
綜合資訊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首頁 > 綜合資訊 > 政策法規 > 正文
綜合資訊

汽車產業政策戰略發展資訊

時間:2023年04月27日 17:20 點擊:


本期重要資訊導讀

一、2023年3月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

二、中央政策資訊

一、國家發改委【從四個方面推動消費持續恢復擴大】

二、工信部【擬到2025年制定30項以上汽車芯片重點標準】

三、工信部【著力穩住汽車等大宗消費鞏固新能源汽車等優勢產業領先地位】

四、市場監管總局、工信部【開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產品認證工作】

三、地方政策資訊

一、上海【出臺15項促消費舉措】

二、貴州【出臺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加大新能源汽車相關產品供給】

三、廣東【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四、山東【到2025年建成公共領域充換電站保有量8000座】

四、新能源及氫能產業相關資訊

一、國家發改委【公開征求:大力發展氫能“制儲輸用”全鏈條裝備制造】

二、我國首個全國性氫價指數發布

三、氫能源網約車上路,氫燃料電池車累計推廣破萬輛

四、國家電投【南海首個氫能百億級央企項目正式落地】

五、億華通【首個參投光伏綠電制氫項目開工】

五、宇通資訊

一、2022年年度報告

二、3月銷售環比增幅203.3%

三、“一帶一路”再攬大單,150輛宇通客車陸續交付哈薩克斯坦

六、奇瑞資訊

一、奇瑞集團3月銷量124954輛

二、鯤鵬超性能電混C-DM發布,對標比亞迪DM-i

七、其他資訊

一、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邁向中國汽車產業新征程】

二、豐田/海馬汽車【攜手打造氫燃料電池車】

三、廣汽集團【2022年凈利潤約80.68億】

四、北京車展【將于2024年4月舉辦】

 

2023年3月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

2023年3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58.4萬輛和245.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5.3%和9.7%。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7.4萬輛和65.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4.8%和34.8%。

一、3月汽車銷量同比增長9.7%

3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58.4萬輛和245.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5.3%和9.7%。

1-3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21萬輛和607.6萬輛,同比分別下降4.3%和6.7%。

(1)3月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8.2%

3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14.9萬輛和201.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4.3%和8.2%。

1-3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526.2萬輛和513.8萬輛,同比分別下降4.3%和7.3%。

(2)3月商用車銷量同比增長17.4%

3月,商用車產銷均完成43.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0.4%和17.4%。

1-3月,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94.8萬輛和93.8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9%和2.9%。

二、3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34.8%

3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7.4萬輛和65.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4.8%和34.8%;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26.6%。

1-3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65萬輛和158.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7.7%和26.2%;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26.1%。

三、3月汽車出口同比增長1.1倍

3月,汽車整車出口36.4萬輛,同比增長1.1倍。新能源汽車出口7.8萬輛,同比增長3.9倍。

1-3月,汽車整車出口99.4萬輛,同比增長70.6%。新能源汽車出口24.8萬輛,同比增長1.1倍。

四、1-2月汽車制造營業收入同比下降6.2%

1-2月,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完成營業收入12847.3億元,同比下降6.2%;實現利潤414.3億元,同比下降41.7%。

 

 

 

 

 

 

 

中央政策資訊

 

(一)國家發改委【從四個方面推動消費持續恢復擴大】

3月6日,國新辦就“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表示,最終消費是經濟增長的持久動力。

推動消費持續恢復和擴大,重點做好四個方面工作:

一是多措并舉推動消費平穩增長。制定出臺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政策文件,圍繞穩定大宗消費、提升服務消費、拓展農村消費、營造放心消費環境等方面出臺務實有效的政策舉措,釋放居民消費潛力。

二是增強居民消費能力。消費能力來自于就業、來自于收入,所以一定要創新就業、收入分配和消費全鏈條良性循環促進機制,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做好基本消費品保供穩價工作,使居民有穩定收入能消費,沒有后顧之憂敢消費。

三是改善消費環境。進一步完善促消費體制機制,研究制定關于營造放心消費環境的政策文件,健全標準質量管理體系,完善消費爭議多元化解機制,在線消費糾紛調解機制,持續優化消費環境,讓老百姓獲得感強愿消費。

四是培育消費新增長點。大力倡導綠色消費、新型消費,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教育醫療文化衛生體育等重點領域的消費,鼓勵發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進一步激發消費市場活力。

(二)工信部【擬到2025年制定30項以上汽車芯片重點標準】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3月28日消息,為系統部署和科學規劃汽車芯片標準化工作,引領和規范汽車芯片技術研發和匹配應用,推動汽車芯片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有關單位編制完成了《國家汽車芯片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3版)》(征求意見稿),現公開征求社會各界意見。

《國家汽車芯片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3版)》(征求意見稿)指出,到2025年,制定30項以上汽車芯片重點標準,涵蓋環境及可靠性、電磁兼容、功能安全及信息安全等通用要求,控制芯片、計算芯片、存儲芯片、功率芯片及通信芯片等重點產品與應用技術要求,以及整車及關鍵系統匹配試驗方法,以引導和規范汽車芯片產品實現安全、可靠和高效應用。到2030年,制定70項以上汽車芯片相關標準,實現基礎、通用要求、產品與技術應用以及匹配試驗等重點領域均有標準支撐,加快推動汽車芯片技術和產品健康發展。

(三)工信部【著力穩住汽車等大宗消費鞏固新能源汽車等優勢產業領先地位】

3月23日,工業和信息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辛國斌主持召開重點行業協會座談會,分析研判一季度工業經濟運行形勢,聽取意見建議,研究重點行業穩增長政策措施。

會上,鋼鐵、石化、有色、建材、機械、汽車、輕工、紡織、電力、煤炭等10個行業協會負責人作交流發言。大家認為,今年以來經濟循環加快暢通,復工復產大力推進,市場預期積極好轉,工業經濟逐步回升,各項指標顯示3月份以來恢復進一步加快。同時也要看到,當前各種不確定因素較多,工業經濟總體仍處于修復期,需求不足問題突出,企業生產經營還面臨不少困難,鞏固企穩回升態勢仍需付出艱苦努力。

會議強調,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保持工業經濟平穩運行對推動經濟整體好轉具有重要意義。協會是政府部門與企業之間溝通的橋梁紐帶,要在穩增長、促發展、強信心、防風險等方面積極擔當、多做貢獻。要跟蹤了解政策實施過程,廣泛聽取企業訴求,及時提出新的政策建議。要發揮優勢、因業施策,引導企業加大設備更新改造投資力度,積極搭建產銷對接平臺,著力穩住汽車、消費電子等大宗消費,努力擴大家電、家居、綠色建材消費。要推動產業體系優化升級,加快改造升級傳統產業,鞏固新能源汽車、光伏、移動通信、電力裝備等優勢產業領先地位,培育壯大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前瞻性布局未來產業。要密切關注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民營企業面臨的困難問題,暢通政企溝通渠道,依法保護企業權益,用真招實策穩定市場預期和提振企業信心。

(四)市場監管總局、工信部【開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產品認證工作】

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站3月6日消息稱,根據《認證認可條例》及《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管理辦法》(工信部聯節〔2021〕114號),市場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決定開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產品自愿性認證(以下簡稱梯次利用產品認證)工作,健全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市場體系,促進動力電池梯次利用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其中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加快構建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在政府投資工程、重點工程、市政公用工程中使用獲證梯次利用產品。支持保險機構發展適合梯次利用產品的財產保險和產品責任保險,為其應用推廣提供風險保障。鼓勵開發銀行統籌用好抵押補充貸款資金、綠色信貸、綠色融資服務等,給予低成本資金支持。

 

 

地方政策資訊

 

(一)上海【出臺15項促消費舉措】

3月23日下午,上海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通氣會。會上,市商務委介紹了《關于我市進一步促進和擴大消費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和全年促消費活動情況,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文化旅游局、市體育局等介紹了相關領域消費促進舉措和活動安排。

《措施》提出,推動發展四大消費,即新型消費、服務消費、汽車消費、綠色消費,這是居民消費的重要內容,通過制定針對性政策,大力培育消費新增長點。

其中,對于提升汽車消費方面,《措施》明確,汽車消費是穩增長、促消費的重點領域,具有消費金額高、持續時間長、拉動效應大等特點。下一步上海將推動汽車消費提升品質。落實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延續實施新能源車置換補貼,推進老舊汽車報廢更新和進一步推廣使用新能源車。2023年6月30日前個人消費者報廢或轉出名下在上海市注冊登記且符合相關標準的小客車,并購買純電動汽車的,給予每輛車10000元的財政補貼。推動“機動車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平臺”建設,加強汽車流通領域規范管理。增強浦東新區汽車流通領域的全球營運管理、全球貿易結算、全球分撥配送等功能,實現進口新車型與海外同步發售等。

(二)貴州【出臺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加大新能源汽車相關產品供給】

為加快推進工業綠色低碳轉型,積極穩妥有序推進工業領域碳達峰,3月23日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貴州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貴州省生態環境廳聯合發布《貴州省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結合貴州省產業特點和能耗現狀,提出了八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其中涉及汽車行業等相關事項如下:

推動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一核兩區”重大項目加快建成投產,著力打造“電動貴州”新名片,建設新能源動力電池及材料研發生產基地。圍繞打造面向全國的算力保障基地,大力發展智能終端、數據應用等產業集群。

在構建綠色低碳供應鏈方面,《方案》提出,鼓勵汽車、機械、電子、紡織等龍頭骨干企業,將綠色低碳理念貫穿于產品設計、原料采購、生產、運輸、儲存、使用、回收處理全過程,推動供應鏈全鏈條綠色低碳發展。到2025年,力爭培育20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

在推進再生資源循環利用方面,《方案》提出,延伸再生資源精深加工產業鏈條,促進鋼鐵、鋁、鉛、鋅、鎳、鈷、鋰等高效再生循環利用。促進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紙、廢塑料、廢舊輪胎、廢玻璃等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推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建設,促進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再生利用。聚焦退役光伏組件、風電葉片等新興固廢,探索綜合利用途徑。圍繞電器電子、鉛蓄電池、車用動力電池等產品,推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

在加大新能源汽車相關產品供給方面,《方案》提出,大力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提高城市公交、出租等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比例,提升新能源汽車個人消費比例。有序發展輕量化材料、電機電控、充換電設備等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加快布局建設充換電站,構建便利高效的充換電網絡體系。大力發展動力電池及材料、驅動電機等,積極發展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大力發展驅動電機、底盤、車身等關鍵總成,積極發展主被動安全系統、制動系統、汽車電子電器等零部件,培育發展鋁合金車身、結構件等車用輕量化材料。

(三)廣東【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為搶占新型儲能產業制高點和產業發展前沿,將新型儲能產業打造成為廣東省“制造業當家”的戰略性支柱產業,3月20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廣東省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及簡稱《意見》)。

《意見》明確發展目標,到2025年,全省新型儲能產業營業收入達到6000億元,年均增長50%以上,裝機規模達到300萬千瓦。到2027年,全省新型儲能產業營業收入達到1萬億元,裝機規模達到400萬千瓦。其中提到:

支持開發超長壽命、高安全性、全氣候儲能鋰離子電池,提升鋰電池容量極限,推進新體系鋰電池的研發和應用,從材料、單體、系統等多維度提升電池全生命周期安全性和經濟性。

加強鈉鹽以及水系鈉離子電池等技術攻關,提升能量密度,解決壽命短、放電快等技術問題。

研發新型環保、長壽命、低成本鉛炭電池,開發高導電專用多孔炭材料。開發新型空氣電池、固態電池、鎂(鋅)離子電池等新型電池技術。

推動瑞慶時代、比亞迪、中創新航、億緯鋰能、欣旺達、鵬輝能源、璞泰來、貝特瑞等重點項目加快建設,積極引進國內外鋰電龍頭企業投資項目。

鼓勵新型儲能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倡議,打造國家級新型儲能產品進出口物流中心。

(四)山東【到2025年建成公共領域充換電站保有量8000座】

為加快推動能源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近日山東省能源局發布《山東省能源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以下簡稱《計劃》)和《山東省能源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2023年重點工作任務》(以下簡稱《任務》)。

《行動計劃》提到,到2025年,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取得重要突破,能源結構顯著優化,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9000萬千瓦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達到13%左右;煤電占電力總裝機的比重、煤電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分別降至55%、60%左右。同時,山東省將在中心城區、高速公路沿線等領域加快公共充電樁建設;在居民區探索充電樁“統建統營”模式;在港口、城市轉運等場景探索車電分離運行模式,完善充電基礎設施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推動新能源汽車與智能電網間能量流、信息流和業務流雙向聯通。

還將圍繞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持續優化加氫站規劃布局,著力推動油氣電氫綜合能源站建設;按照計劃,到2025年,建成公共領域充換電站保有量8000座、各類充電樁保有量40萬臺、加氫站40座以上。

 

 

 

新能源及氫能產業相關資訊

 

(一)國家發改委【公開征求:大力發展氫能“制儲輸用”全鏈條裝備制造】

近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向社會公開征求《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23年版)》(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此次公開征求意見的時間為2023年3月16日至2023年4月15日。

其中,在氫能領域 ,“氫能‘制儲輸用’全鏈條裝備制造”、“氫能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燃料電池裝備制造”列入了清潔能源產業類別。

具體來看,氫能“制儲輸用”全鏈條裝備制造包括用于可再生能源制氫的堿性電解槽、PEM電解槽、SOEC 電解槽、AEM電解槽、質子交換膜、雙極板等裝備,以及高壓氣態、低溫液態、固態、深冷高壓、有機液體等形態的氫儲運所需鋁內膽碳纖維全纏繞氣瓶、塑料內膽碳纖維全纏繞氣瓶、長管拖車和管束式集裝箱、管道、氫氣閥門等裝備制造。

氫能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包括可再生能源制氫(氨)、氫電耦合、氫氣安全高效儲存、加氫站、氫燃料電池運行維護、氫燃料電池汽車、氫燃料電池發電和氫能應用等設施建設和運營。需符合《氫氣使用安全技術規程》( GB 4962 ) 、《氫系統安全的基本要求》( GB/T29729)、《水電解制氫系統技術要求》(GB/T 19774)、《氫氣儲存輸送系統》(GB/T 34542)、《液氫貯存和運輸技術要求》(GB/T 40060)、《氫氣站設計規范》(GB 50177)、《加氫站技術規范》(GB 50516)、《示范運行氫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技術規范》(GB/T 29123)、《固定式燃料電池發電系統》(GB/T27748)等國家、地方相關標準規范要求。

燃料電池裝備制造包括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直接甲醇燃料電池、堿性燃料電池、熔融碳酸燃料電池、磷酸燃料電池、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等制造。

(二)我國首個全國性氫價指數發布

日前,我國首個全國性的氫能價格指數“中國氫價指數”正式發布。據悉,“中國氫價指數”由中國氫能聯盟研究院統計氫能全產業鏈“生產側”和“消費側”超200多個樣本點展示價格變化趨勢,以發掘氫能作為大宗商品的交易價值,全面、客觀、及時地呈現全國及各區域氫能價格變化趨勢。

指數顯示,生產側指數較為平穩,全國平均水平大約保持35元/公斤,燃料電池汽車城市群生產側價格較高,約在35-40元/公斤,2022年整體呈下降趨勢。消費側指數總體呈下降趨勢,全國平均水平在60元/公斤,燃料電池汽車城市群價格較低,上半年平均55元/公斤;非燃料電池汽車城市群價格較高,全年平均在73元/公斤。

指數對全國氫能價格進行評估統計跟蹤,客觀呈現全國及各區域、多品類氫能價格變化趨勢,增強氫能市場價格調控能力、健全氫能市場交易體制機制、支撐氫能項目評估體系建設、引導氫能綠色發展社會共識。指數以月度更新的方式,在氫界氫能產業大數據平臺呈現。

(三)氫能源網約車上路,氫燃料電池車累計推廣破萬輛

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推廣取得了新進展。據了解,上海、廣州等地的氫能源車以網約車形式開啟運營。此前,我國氫燃料電池廣泛應用于客車、物流車及重卡等商用車,現在,國內各大車企在氫燃料電池領域的布局明顯加快,并應用于乘用車市場。中信證券認為,無論是從政策規劃,還是經濟性角度,未來氫能在交通車輛領域的重點還是重型商用車,從目前的市場推廣看,氫能重卡的發展前景也值得期待。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3626輛和3367輛,同比增長105.4%和112.8%。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發布的年報顯示,截至2022年底,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與管理平臺累計接入氫燃料電池車10564輛,首次破萬輛。國家監管平臺接入的氫燃料電池客車中,公交客車為3858輛,占八成;其次是公路客車595輛、通勤客車274輛、旅游客車83輛。

數據顯示,2022年,氫燃料電池客車的月度上線率均值為72.24%。其中,1月上線車輛3573輛,上線率86.1%,為全年最高。相比之下,氫燃料電池專用車上線率均值為42%,其中,11月上線車輛數全年最高,為2628輛;1月上線率50%,為全年最高。2022年,客車的月度行駛里程最低為579.1萬公里,最高為862.4萬公里。相比之下,專用車的月度行駛里程最低為57.6萬公里,最高為355.5萬公里。

(四)國家電投【南海首個氫能百億級央企項目正式落地】

南海引進的首個氫能百億級央企項目正式落地。據悉,國電投華南氫能產業基地項目成功摘得丹灶75780.41平方米地塊,這個氫能百億項目建設邁出關鍵的一步,將加快質子交換膜、碳紙等核心關鍵材料國產化的進程,突破產業鏈“卡脖子”問題。

該項目計劃總投資約100億元,分三期建設,其中一期計劃投資20億元,重點建設膜材料、碳紙、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等生產線和燃料電池關鍵技術及產品研發創新平臺,同時,圍繞上述產業鏈關鍵環節等開展技術研發、裝備制造與示范應用推廣。

(五)億華通【首個參投光伏綠電制氫項目開工】

3月17日,億華通(SH:688339)參與總投資81.46億元的伊寧光伏綠電制氫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開工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燃料電池龍頭企業億華通的首個制氫項目。早在2022年12月,億華通就開始參與這一綠電制氫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

據悉,該項目是新疆伊犁州伊寧市人民政府、伊寧市聯創城市建設(集團)與億華通共同參與,項目涉及氫能全產業鏈,包括光伏電站建設、電解水制氫工廠建設、加氫站建設、氫儲能設備安裝建設、氫燃料電池整車應用等,制氫工廠位于伊寧蘇拉宮工業園區。

該項目總投資81.46億元,2023年度計劃投資10億元,主要建設100萬千瓦光伏電站;2000立方米/小時制氫廠;2噸加氫站等。項目建成后,可滿足3000余輛氫燃料電池重卡的日常運營需求。到2025年,項目投產后預計將實現產值120億元,利潤20億元,解決1500余人就業。

除此之外,在新疆在建的綠氫項目還有中石化的新疆庫車綠氫示范項目。截至目前,庫車綠氫示范項目完成了土建基礎施工,動靜設備全部安裝就位,項目工藝管道焊接完成96.21%,水電解制氫裝置主要設備全部吊裝就位,10臺氫氣球罐建造完成,整體施工進度已完成80%,完成投資22.11億元,項目計劃今年6月底建成投產。

 

 

 

宇通資訊

 

(一)2022年年度報告

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近日發布了2022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宇通客車實現營業收入217.99億元,同比下滑6.1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59億元,同比提升23.6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2.50億元,同比下滑16.84%。此外,基本每股收益0.34元。

報告披露,2022年宇通客車的客車產品營業收入184.65億元,同比下降6.96%,毛利率22.61%。此外,宇通客車2022年國內銷售營業收入139.35億元,同比下降15.50%;海外銷售營業收入55.95億元,同比上漲24.68%。據宇通客車分析,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主要由于加強了價格管控和訂單風險管理,以及國內訂單產品毛利率提升。同時,海外銷量增加也給公司業績帶來積極貢獻。

整車銷量方面,宇通客車全年累計實現客車銷售30198輛,同比下降27.80%。其中,大型客車銷售11755輛,同比下降27.98%;中型客車銷售11978輛,同比下降30.14%;小型客車銷售6465輛,同比下降22.68%。此外,2022年宇通客車境內銷量合計24515輛,同比下降33.59%;境外銷量合計5683輛,同比上升15.60%。

財報顯示,宇通客車2022年新能源汽車業務銷售12414輛,同比下降1.25%,較上一年同期略有下滑。其中,純電動車型銷售11732輛,同比減少1.00%;插電式車型銷售359輛,同比減少45.44%;燃料電池車型銷售323輛,同比增加412.70%。

宇通客車報告期內發生研發支出16.94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7.77%;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擁有研發人員共2823人,占總人數21.65%。宇通客車介紹研發投入主要用于智能網聯及自動駕駛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多場景燃料電池技術及“三電”技術研究與開發、T7高端商務車產品升級和全新機場擺渡車及U系列高端公交等產品開發。

市場表現來看,宇通客車產品主要覆蓋大中型客車市場,2022 年總體市場占有率28.19%,同比下降10.05 個百分點。據宇通客車分析,原因在于公司加強了訂單風險管理和價格管控,放棄部分高風險訂單。此外,受2023年新能源購置補貼退出影響,公交客車需求在2022年集中釋放,行業結構占比上升,座位客車及校車作為公司的優勢市場,結構占比下降,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司大中型客車市場整體占有率。

宇通客車預測2023年國內市場服務于公告道路的客車需求將有一定程度的恢復性增長,同時海外市場計行業需求將會持續恢復性增長,對新能源的需求也將持續快速提升。據此,宇通客車2023年收入計劃為246.13億元,營業成本及費用計劃為235.16億元。

(一)3月銷售環比增幅203.3%

宇通客車發布2023年3月產銷快報,3月份宇通客車生產量為2566輛,同比增長11.52%,銷售2390輛,同比增長4.96%,1-3月累計銷售4439輛。

與2月相比,宇通客車在3月份迎來了產銷兩旺的明顯增長,其中生產量環比增長112.8 %,銷售量環比增長203.3%。按車型來看,大型客車、輕型客車的生產和銷售均實現了環比雙增長。3月份的翹尾表現為2023年1季度完美收官,顯示了客車行業復蘇對市場的正向反饋。

(一)“一帶一路”再攬大單,150輛宇通客車陸續交付哈薩克斯坦

近日,繼烏茲別克斯坦800輛客車大單陸續交付后,“一帶一路”沿線再傳佳音,哈薩克斯坦150輛大單首批客車抵達該國卡拉干達州,在QazTehna工廠下線后將投入該國公共系統使用,這是今年宇通在“一帶一路”市場的又一突破。如今,以中亞國家為代表,宇通不斷深化與沿線各國的互聯互通,成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踐行者,中國制造“出海”的新范式。

基于在該國的良好口碑,宇通客車與哈薩克斯坦合作伙伴共同籌建QazTehna工廠,該工廠每年可生產1200輛宇通客車和500輛工程機械,并可獨立完成焊接、涂裝、總裝、檢測等全套工序,實現客車、礦用車和環衛車輛的組裝生產,相當于一條完整的生產線。與此同時,也為當地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從產品輸出到技術輸出,QazTehna工廠成為中哈產能合作的典范,以該工廠為支點,也為宇通布局和開拓全球市場具有積極作用。

截至目前,宇通在哈薩克斯坦已累計銷售超4300輛大中型客車,占中國整體出口量的50%以上,產品服務于當地客運、公交、校車、醫療、旅游、團體等各細分市場,是當地大中型客車市場保有量最多的中國客車品牌。

 

 

 

奇瑞資訊

 

(一)奇瑞集團3月銷量124954輛

奇瑞控股集團發布銷量月報:3月份,奇瑞集團銷售汽車124954輛,同比增長52.7%,環比增長20.3%,連續10個月單月銷量超10萬輛。一季度,奇瑞集團累計銷售汽車330335輛,同比增長44.1%。

分品牌來看,奇瑞品牌3月份銷量89157輛,同比增長47.9%;1-3月份銷量238133輛,同比增長38.3%。星途品牌3月份銷量6458輛,同比增長92.2%;1-3月份銷量16266輛,同比增長56.1%。捷途品牌3月份銷量19507輛,同比增長95%;1-3月份銷量51948輛,同比增長94.2%。

熱銷車型方面,奇瑞瑞虎8、奇瑞瑞虎7、捷途X70三款車型月銷過萬,分別在3月份貢獻了19537輛、18734輛、13480輛銷量,成為引領集團銷量增長的“三劍客”。

(二)鯤鵬超性能電混C-DM發布,對標比亞迪DM-i

4月8日晚,奇瑞汽車在“科技·進化——2023 奇瑞汽車新能源之夜”上,發布了第三代混動技術——全新的鯤鵬超性能電混C-DM,毋庸置疑,這就是對標比亞迪DM-i。

劃重點: 熱效率大于44.5%,綜合續航1400+km,百公里加速4.26s、全域高性能,持續高節能。

C-DM由電混專用發動機、電混專用變速箱、電混專用電池管理系統構成,其中,搭載的第五代ACTECO 1.5TGDI高效混動專用發動機,功率可達115kW,最大扭矩220N·m。在“雙電機驅動+3擋DHT”模式下,其三擋超級電混DHT變速箱最高傳動效率>97.6%,輪端輸出扭矩可達4000N·m,百公里加速為4.2秒,市內通勤下,從30km/h加速到70km/h需要3秒,而在高速路況時從90km/h加速到120km/h需要3.6秒。在節能方面,其電混發動機最大熱效率大于44.5%,可以實現百公里虧電油耗最低4.2L的成績,表現著實亮眼,不僅如此,鯤鵬超性能電混C-DM最快僅需18分鐘可補能至80%,其綜合續航超過1400公里。

除了混動平臺,奇瑞還推出了全新的電動平臺,名為“E0X高性能電動平臺”,發布會上亮相的STERRA ES和ET兩款車型都是基于該平臺打造。據悉,E0X平臺為EEA5.0電子電氣架構,可支持最高1000TOPS算力、千兆以太網傳輸,軟硬解耦、全棧可控,可以支撐高階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可覆蓋A+到C級的SUV/SD/MPV、五座、六座、七座車型。E0X平臺車型可實現超過700公里的續航,0-100km/h加速小于3秒,該平臺車型還支持800V高壓超充,5分鐘能夠充150km,支持超低風阻系數以及空氣懸架系統,此外,除純電動車型外,還將推出增程車型。

 

 

 

其他資訊

 

(一)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邁向中國汽車產業新征程】

3月31日,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辦,清華大學、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共同協辦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3)在京開幕。

在論壇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發表主題演講“邁向中國汽車產業的新征程”。他表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進入一個全面市場化的拓展期,提前完成了產業規劃2025年預設目標。但是要進一步加速發展仍面臨四大新挑戰。

一、全面市場化發展不夠均勻、不夠充分,目前新能源汽車的產品性能和質量還難以滿足消費者全氣候、全場景的使用目標。

二、商用車進展緩慢。商用車占比不大,但排放了50%以上的二氧化碳。2002年商用車占比只占10.2%,其中,中重型貨車新能源滲透率不足2.7%,遠低于新能源乘用車25.6%的滲透率。

三、與高速增長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化需求相比,我們充電設施、換電設施、加氫網絡、車路協同等一系列基礎設施建設仍然相對滯后。長行程充電難還是一個很重要、很普遍的問題。

四、產業發展遇到瓶頸,基礎資源的價格雖然現在下落了一點但還是偏高,供應鏈還不暢,存在一些比較嚴重的技術制約問題。下一步要持續加強新能源汽車的關鍵、核心、基礎技術的研發。比如動力電池的升級;車規級芯片短板;電力電子架構重組;智能操作系統研發,特別是現在世界上興起的低碳發展的規劃以及碳足跡尋蹤等研究還十分短缺。

萬鋼呼吁,產業鏈各方要緊密協同,來滿足新能源汽車全場景、全氣候的市場需求,持續加強新能源汽車的關鍵核心、基礎技術研究,統籌推進內燃-電力驅動的協同發展,加快燃料電池商用車跨區域推廣應用,促進車-能-路-云寬解融合,推動綠色低碳產業升級和示范應用,著力擴大高水平開放,推動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共同構建電動、智能、低碳的可持續發展的新生態。

(二)豐田/海馬汽車【攜手打造氫燃料電池車】

3月24日,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豐田中國”)與海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馬汽車”)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在氫燃料電池汽車(以下簡稱FCEV)研發與產業化領域開展戰略合作。

根據協議內容,雙方將在海馬品牌的車型上搭載運用包括豐田氫燃料電池汽車第二代Mirai使用的電堆在內的成熟部件及系統。此次是豐田第一次向中國乘用車廠商供應氫燃料電池系統,搭載該系統的車型計劃年內在海南島投入示范運營,并逐步擴大規模。雙方將本著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原則,依托海南島的區位及政策優勢,共同推動FCEV在中國更廣闊市場的推廣及應用。

(三)廣汽集團【2022年凈利潤約80.68億】

廣汽集團3月29日公告,2022年集團匯總口徑共實現營業總收入約5146.05億元,同比增長約19.74%。合并口徑營業總收入約1100.06億元,同比增長約45.3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80.68億元,同比增長約10.00%。

數據顯示,2022年廣汽集團累計生產汽車247.99萬輛、銷售汽車243.3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5.99%和13.50%。在疫情反復、供應鏈不穩定以及原材料漲價的空前挑戰下,廣汽全年產銷雙雙實現兩位數增長。

2022年,廣汽集團全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實現315886輛和309548輛,同比分別增長118.3%和116.7%。其中廣汽埃安全年生產汽車273504輛、銷售汽車271156輛,同比分別增長125.3%和125.7%,創造銷量增速新紀錄。廣汽傳祺2022年累計生產汽車373499輛,銷售汽車362548輛,同比分別增長15.6%和11.8%。廣汽豐田全年累計生產汽車1009265輛,同比增長22.6%,累計銷售汽車1005000輛,同比增長21.4%,全年百萬銷量目標順利達成。廣汽本田2022年克服多重挑戰,累計生產汽車767826輛,銷售汽車741808輛,12月雅閣系列銷量超過2.5萬輛,全年銷量超20萬。

在2022年廣州車展上,廣汽集團重磅發布2030“萬億廣汽1578發展綱要”,以“萬億廣汽”為目標定調未來8年發展藍圖。廣汽集團已積極布局礦產資源,廣汽能源科技公司已成立運營,未來將在能源及能源生態領域加大投入,建立“鋰礦+基礎鋰電原料生產+儲能與動力電池生產+充換電+儲能”縱向一體化的新能源產業鏈布局,進一步完善動力電池上下游產業鏈布局,降低產業鏈成本,實現新能源產業鏈整體自主可控,同時協同發展儲能業務,提高廣汽產業鏈核心競爭力。國際化方面,在“萬億廣汽”中海外銷售目標為40萬輛。作為萬億廣汽的筑基之年,2023年廣汽集團將挑戰產銷同比增長10%的目標。

(四)北京國際車展【將于2024年4月舉辦】

時隔四年,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將再次在北京舉辦。2024(第十八屆)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簡稱2024北京車展)將于2024年4月25日-5月4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順義館舉行,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朝陽館設立的零部件展區舉辦日期為4月25日-27日,總展出面積23萬平方米。

2024北京車展主題為:“新時代 新汽車”,展會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共同主辦,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中國機械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汽車工程學會聯合承辦。


【下載PDF】
主站蜘蛛池模板: 琼海市| 上思县| 岑巩县| 光泽县| 都兰县| 尉氏县| 于都县| 文昌市| 游戏| 云梦县| 元江| 财经| 武平县| 田阳县| 崇州市| 新疆| 阿勒泰市| 漳州市| 古交市| 上杭县| 成武县| 泰和县| 翁牛特旗| 澳门| 军事| 营口市| 集贤县| 女性| 桑植县| 莱州市| 沾益县| 徐水县| 武汉市| 丹寨县| 兴文县| 哈巴河县| 青冈县| 信丰县| 北川| 新蔡县| 兴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