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錄
一、2023年7月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
二、中央政策資訊
一、國家發改委等多部門【十項措施促進汽車消費】
二、工信部【發布《關于開展2023年新能源汽車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的通知》】
三、工信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印發《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網聯汽車)(2023版)》】
三、地方政策資訊
一、天津【16項措施推動充電樁“進村”】
二、河南【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年產量超過150萬輛】
三、四川【深入推進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重卡特色類)應用試點】
四、新能源及氫能產業相關資訊
一、上海【加快完善氫燃料供應體系和燃料價格形成機制】
二、河南【印發《鄭汴洛濮氫走廊規劃建設2023年20項重點工作清單》】
三、國內首臺氫能源地鐵作業車下線
四、全球首輛氫能源智軌“出海”馬來西亞
五、宇通資訊
一、宇通T7領銜強陣容出征大運會
二、宇通2023公共交通美好中國行首戰啟動,宇暢E7上市
六、奇瑞資訊
一、奇瑞集團7月銷量15.05萬輛
二、奇瑞全新純電SUV車型eQ7正式下線并發布中國首個鋁基輕量化平臺
七、其他資訊
一、上半年中國汽車出口全球第一
二、上半年全國免征新能源車購置稅491.7億
三、天然氣重卡連續5個月實現環比增長
四、毫末智行商業化提速
2023年7月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
2023年7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40.1萬輛和238.7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2%和1.4%。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0.5萬輛和7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0.6%和31.6%。
一、7月汽車銷量同比下降1.4%
7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40.1萬輛和238.7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2%和1.4%。
1-7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565萬輛和1562.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4%和7.9%。
(1)7月乘用車銷量同比下降3.4%
7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11.5萬輛和210萬輛,同比分別下降4.3%和3.4%。
1-7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339.7萬輛和1336.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和6.7%。
(2)7月商用車銷量同比增長16.8%
7月,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8.6萬輛和28.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7%和16.8%。
1-7月,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25.3萬輛和225.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6.9%和15.9%。
二、7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31.6%
7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0.5萬輛和7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0.6%和31.6%;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32.7%。
1-7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459.1萬輛和452.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0%和41.7%;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29%。
三、7月汽車出口同比增長35.1%
7月,汽車整車出口39.2萬輛,同比增長35.1%。新能源汽車出口10.1萬輛,同比增長87%。
1-7月,汽車整車出口253.3萬輛,同比增長67.9%。新能源汽車出口63.6萬輛,同比增長1.5倍。
四、1-6月汽車制造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3.1%
1-6月,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1%;完成營業收入44931.3億元,同比增長13.1%;實現利潤2176.3億元,同比增長10.1%。
中央政策資訊
(一)國家發改委等多部門【十項措施促進汽車消費】
7月20日,國家發改委等多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促進汽車消費的若干措施》。
一、優化汽車限購管理政策。鼓勵限購地區盡早下達全年購車指標,實施城區、郊區指標差異化政策,因地制宜增加年度購車指標投放。
二、支持老舊汽車更新消費。鼓勵各地綜合運用經濟、技術等手段推動老舊車輛退出,有條件的地區可以開展汽車以舊換新,加快老舊車輛淘汰更新。
三、加快培育二手車市場。各地落實取消二手車限遷、便利二手車交易登記等政策措施。提高二手車市場交易信息透明度,完善信用體系。合理增加對二手車平臺企業的抽檢頻率,抽檢結果依法向社會公開。加強出口退稅的政策輔導和服務,支持鼓勵達到相關質量要求的二手車出口。
四、加強新能源汽車配套設施建設。落實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等政策措施。引導用戶廣泛參與智能有序充電和車網互動,鼓勵開展新能源汽車與電網互動應用試點示范工作。持續推動換電基礎設施相關標準制定,增強兼容性、通用性。加快換電模式推廣應用,積極開展公共領域車輛換電模式試點,支持城市公交場站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鼓勵有條件的城市和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線加快推進換電站建設。
五、著力提升農村電網承載能力。合理提高鄉村電網改造升級的投入力度,確保供電可靠性指標穩步提升。
六、降低新能源汽車購置使用成本。落實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的政策措施。推動居民小區內的公共充換電設施用電實行居民電價,推動對執行工商業電價的充換電設施用電實行峰谷分時電價政策。推動提供充電樁單獨裝表立戶服務,更好滿足居民需要。鼓勵充換電設施運營商階段性降低充電服務費,鼓勵地方對城市公交車輛充電給予優惠。到2030 年前,對實行兩部制電價的集中式充換電設施用電免收需量(容量)電費。
七、推動公共領域增加新能源汽車采購數量。支持適宜地區的機關公務、公交、出租、郵政、環衛、園林等公共領域新增或更新車輛原則上采購新能源汽車,鼓勵農村客貨郵融合適配車輛更新為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采購占比逐年提高。
八、加強汽車消費金融服務。加大汽車消費信貸支持,鼓勵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合理確定首付比例、貸款利率、還款期限。持續深化車險綜合改革,健全商業車險費率形成機制,支持保險公司開發新能源汽車充電樁保險等創新產品。嚴格規范汽車金融市場秩序,不得向消費者強制搭售金融產品服務或違規收取不合理費用。
九、鼓勵汽車企業開發經濟實用車型。鼓勵企業立足城鄉不同消費群體需求,針對生產、生活、交通等使用場景,以及客貨郵融合發展等組織模式,優化豐富高性價比的車型供給,為消費者提供多元化選擇。
十、持續緩解停車難停車亂問題。鼓勵各地有效擴大停車位供給,合理制定停車收費政策。新建居住區嚴格按照城市停車規劃和相關標準要求配建停車位,提高老舊小區、老舊街區、老舊廠區、城中村改造中的車位配建比例。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設置夜間道路停車位。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在人員密集場所和景區加快立體停車場、智慧車場建設和裝備配置。
(二)工信部【發布《關于開展2023年新能源汽車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的通知》】
7月2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發布《關于開展2023年新能源汽車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為保障社會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將組織開展新能源汽車產品安全隱患排查工作。
一、新能源汽車產品質量安全排查
首先是對動力電池系統和新能源整車質量方面的安全排查。企業應排查不同類型動力電池系統(如三元材料、磷酸鐵鋰、錳酸鋰等)車輛裝載情況及整車動力電池使用情況。
整車質量方面,企業應對存在失效風險的關鍵電子控制系統進行排查,包含駕駛輔助系統或功能的運行情況、人機/車交互及功能誤用類情況,摸排關鍵電子控制系統故障、失效等風險。
二、運行監測安全排查
在運行監測方面,企業應排查新能源汽車產品接入本企業監測平臺和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臺情況,做到“應接盡接”。同時,企業還應排查新能源汽車安全運行狀態以及特殊狀態車輛的安全隱患情況,結合車型產品特點制定排查工作計劃,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問題。
三、售后服務安全排查
新能源汽車售后服務安全也將進行排查。企業應排查產品維護保養、故障報警信息閉環處置、用戶安全教育等方面的服務情況。不僅如此,在售后服務過程中供應商管理、服務和協同情況也要進行安全排查。同時,企業應匯總整理售后服務過程中用戶抱怨反饋集中的問題,對已確認的問題應加快研究改進措施,制定閉環處置計劃并實施。
四、安全事故隱患排查
安全事故隱患也需重點排查。企業應深入排查歷年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情況,通過數據挖掘及關鍵零部件系統分析,深入調查、分析事故原因,研究落實問題改進及車輛安全提升措施,消除安全隱患。同一車型出現3起及以上起火燃燒事故的,企業應統計相關車型產品配置和技術特征信息,制定相關車型安全隱患排查計劃,落實處置措施。
五、新能源安全體系建設情況自查
企業應按照《關于進一步加強新能源汽車企業安全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有關規定,全面自查企業安全體系建設情況,形成書面報告。
六、上報要求
各企業應于2023年8月31日前完成新能源汽車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填寫《新能源汽車安全隱患排查統計表》并形成書面報告。
(三)工信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印發《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網聯汽車)(2023版)》】
7月2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印發《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網聯汽車)(2023版)》(下稱《指南》),分階段建立適應我國國情并與國際接軌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
第一階段到2025年,系統形成能夠支撐組合駕駛輔助和自動駕駛通用功能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制修訂100項以上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標準,涵蓋組合駕駛輔助、自動駕駛關鍵系統、網聯基礎功能及操作系統、高性能計算芯片及數據應用等標準。
第二階段到2030年,全面形成能夠支撐實現單車智能和網聯賦能協同發展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制修訂140項以上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標準并建立實施效果評估和動態完善機制,滿足組合駕駛輔助、自動駕駛和網聯功能全場景應用需求。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此前指出,汽車產業變革的主要方向是電動化、網聯化和智能化,電動化催生新型一體化的電子電氣架構,是智能網聯技術應用的最好載體。智能網聯技術又會反向賦能電動化發展,二者融合共生、相互促進。
工信部指出,下一步,將深入推進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建設,加大在功能安全、網絡安全、操作系統等重點領域的標準研制力度,積極參與國際標準法規協調制定,推進關鍵標準的宣貫實施,加快新能源汽車與信息通信、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融合發展,通過標準引導推動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地方政策資訊
(一)天津【16項措施推動充電樁“進村”】
7月6日,天津市發展改革委發布了《關于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和鄉村振興若干舉措》的通知,按照因地制宜、適度超前布局的原則,提出了3方面16項措施:
第一部分為加快推進農村地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維。包括完善縣鄉充電網絡規劃布局、落實新建居住社區配建標準要求、優化居民個人充電樁報裝流程、推動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居民社區公共充電樁建設、加大充電網絡建設運營支持力度、加大充電新技術推廣應用、提升充電設施信息化管理水平等8項措施。
第二部分為鼓勵支持農村地區購買使用新能源汽車。包括豐富新能源汽車車型供應、推進新能源二手車評估和交易、加快公共領域應用推廣新能源汽車、提供多元化新能源購車支持等4項措施。
第三部分為強化農村地區新能源汽車宣傳服務管理。包括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系列活動、強化農村新能源汽車營銷、加強新能源汽車安全服務保障、建立農村充電基礎設施協調機制等4項措施。
(二)河南【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年產量超過150萬輛】
7月2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河南省推動生態環境質量穩定向好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通知。明確:
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到2025年,全省新能源汽車年產量超過150萬輛,努力建成3000億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制定新能源汽車替代激勵政策,除特殊需求的車輛外,各級黨政機關新購買公務用車基本實現新能源化,各地城市建成區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車、環衛車、巡游出租車和接入平臺的網約出租車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車。
到2025年,除應急車輛外,全省公交車、巡游出租車和城市建成區的載貨汽車(含渣土運輸車、水泥罐車、物流車)、郵政用車、市政環衛用車、網約出租車基本實現新能源化。國有企業原則上全部使用新能源或國六排放標準貨車運輸,場區內全部使用新能源或國三排放標準以上非道路移動機械作業。航空港區示范推進公共領域車輛全部新能源化,在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物流園區等重點區域推進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
(三)四川【深入推進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重卡特色類)應用試點】
7月13日,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聯合發布《關于支持宜賓建設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先行區的意見》,新能源汽車方面,《意見》明確:
建設綠色智能交通物流體系。實施“電動宜賓”行動,支持建設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深入推進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重卡特色類)應用試點,到2027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市場滲透率達50%。
深入推進工業綠色轉型。堅持新型工業化主導,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加快推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做大做強動力電池產業,打造世界級動力電池產業集群,有序拓展新能源產業新領域新賽道。積極發展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培育發展儲能、數字能源、智能制造、智能建造、新材料等產業。支持打造西南地區最大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基地,開展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試點。
新能源及氫能產業相關資訊
(一)上海【加快完善氫燃料供應體系和燃料價格形成機制】
7月20日,上海市交通委、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化委聯合發布《上海交通領域氫能推廣應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顯示,圍繞上海城市群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實施方案目標,積極推進燃料電池汽車在交通領域的商業化示范應用,重點發展重卡、公交、冷鏈、非道路移動機械等應用場景。
到2025年,力爭實現示范應用燃料電池汽車總量超過1萬輛。加快完善氫燃料供應體系和燃料價格形成機制,逐步形成安全、穩定的氫能供給保障網。促進燃料電池汽車檢測、維保等運營支撐體系以及氫燃料生產、運輸、儲存、加注等產業鏈趨向成熟,營造良好的使用環境。適時探索氫能在水運、航空、鐵路領域的示范應用的可行性。
(二)河南【印發《鄭汴洛濮氫走廊規劃建設2023年20項重點工作清單》】
近日,河南省發改委印發了《鄭汴洛濮氫走廊規劃建設2023年20項重點工作清單》(以下簡稱《工作清單》)
《工作清單》強調,一是要拓展河南省與中國石化氫能領域合作。其中支持中國石化深度參與加氫基礎設施建設。結合車輛推廣實際,按照適度超前的原則,支持中國石化與有關省轄市深度合作,加快加氫站等加氫基礎設施建設。梳理形成中國石化在豫2023年加氫站建設計劃及擬選址方案,抓緊啟動各項前期工作,力爭2023年新建加氫站15座以上。
二是強化應用場景示范引領作用。全力推動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加快燃料電池車輛推廣應用,2023年,鄭州城市群新增推廣應用燃料電池汽車855輛,新建加氫站19座;濮陽市新增推廣應用燃料電池汽車200輛,新建加氫站4座。
三是夯實產業支撐節點。其中,在鄭州市成立工作專班,統籌推進氫能產業發展和鄭州城市群創建工作。加快建設鄭州燃料電池產業園,引入和培育產業鏈相關企業5-8家,整車產量超過1200輛。支持宇通公司發揮龍頭優勢,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積極推進鞏義中科清能液氫設備等一批產業項目。新推廣各類氫燃料電池汽車690輛,新建成加氫站12座。力爭全年完成投資20億元以上。
(三)國內首臺氫能源地鐵作業車下線
近日,中鐵武漢電氣化局表示,國內首臺氫能源地鐵施工作業車在湖北襄陽下線,這對推動行業綠色創新具有重要意義。
據悉,這臺氫能作業車采用氫燃料電池與鋰電池混合動力系統提供牽引動力,設計時速80公里。一次加氫30分鐘,即可讓該車連續運行32小時。同時,該車運行時不用架設取電網,沒有廢氣和噪聲,可被廣泛應用在地鐵、隧道、礦山等作業領域。與傳統燃油作業車相比,該車全生命周期可累計減少碳排放225噸。
(四)全球首輛氫能源智軌“出海”馬來西亞
由中車株洲所自主研制的全球首輛氫能源智軌電車在湖南株洲順利裝運發車,將從上海港出發運往馬來西亞,這是首批交付東南亞地區的智軌電車。
車輛首次采用氫能源動力系統,具有續航里程更長、加氫時間更短、更低碳節能環保的優勢。此外,車輛采用了 70MPa 儲氫系統和大功率燃料電池系統,續駛里程可達 245 公里。車輛裝載應用分布式動力系統,結構更緊湊、重量更輕、動力更強。該列智軌到馬來西亞后,將在古晉市開展為期3個月的試跑。
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22年7月,中車株洲所旗下中車智行中標馬來西亞古晉智軌項目,共計3條線路,合計69.9公里,配備智軌電車38列。
宇通資訊
(一)宇通T7領銜強陣容出征大運會
7月28日,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即將在成都拉開帷幕,賽事吸引了來自170個國家和地區10000余名運動員參賽。此次大運會,共計有42臺宇通T7,將擔綱接待各國外交使團的重任,展現宇通T7的高端品質和國賓級禮遇。
定位高端公商務客車,宇通T7是中國自主品牌向上的扛鼎之作,擁有極致的駕乘品質,屢次擔綱國家級外事活動國賓保障車。至今,宇通T7已經連續8年服務兩會,穩居兩會服務主力。正如行業人士所言,“宇通T7無論是品牌形象還是產品實力,都代表著中國客車制造高端水平,能更好展現中國品牌實力,展現民族品牌的非凡魅力與自信,這與大運會世界級賽事定位相吻合。”T7領銜,還有數百臺經過層層選拔的宇通高端舒適大客車齊力出征,深度參與,全力保障大運會,宇通勢將成為大運會一道最靚麗風景線。
(二)宇通2023公共交通美好中國行首戰啟動,宇暢E7上市
7月11日,由宇通客車主辦的“2023公共交通美好中國行——公共出行多元化發展研討會”在新疆烏魯木齊正式啟動,這也是2023公共交通美好中國行的首站活動。交通運輸管理部門、行業專家以及來自全國多地的主要公交企業代表等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城市未來公交發展以及新形勢下公交都市、城鄉交通一體化發展的新格局與新思路。
會上,搭載宇通睿控E平臺的新一代寬體微巴——宇暢E7正式上市發布,并以靈動瀟灑的外型,低入口、大空間的適老化設計以及智能高效的前沿科技打造,成為行業的又一亮眼之作。該車將與宇威、宇光、宇萌等系列產品構建起更加強大、多維的家族矩陣,從而更好地滿足公共出行多元化需求,以更領先的科技和更優的車型匹配,賦能公共交通高品質美好出行。
作為新一代寬體微巴,宇暢E7采用寬車身、低入口設計,既可實現一步登乘,又通過減少車內座椅區臺階,采用同級車型最寬中雙門,提升了上下車的便利性和安全性。車輛低地板面積達6.5㎡,車身寬度達2350mm,超大地板和超寬車身使其座位數同級領先,載客量高達51人,可完全媲美8米級產品運力。
基于睿控E平臺的技術優勢,并通過高強度輕量化設計,同時也是行業首用碳化硅多合一集成控制器的車型,因此,宇暢E7可靠性可提升25%,整車綜合節能10%以上。而高效低溫熱泵空調技術,還讓宇暢E7實現了熱能智慧梯次利用,使其不懼100℃溫差,冬天放肆開空調。
不僅如此,作為商用車領域獨家標配OTA遠程升級系統的整車,宇暢E7還可實現遠程便捷修復故障和智能管家全方位保護,有效減少車輛停班時間。此外,基于集成式架構平臺技術,宇暢E7還可實現功能融合再分配,算力提升200%,控制效能提升100%,以智能化科技大幅提升運營效率。
此次上市發布的宇暢E7既是宇通客車深耕市場需求,以核心科技賦能產品性能全面升級的智慧成果,也是宇通持續優化產品結構,不斷提升品牌競爭力的證明。此款新品充分迎合了公交“大轉小”的趨勢變化,并同時兼顧適老化出行需求,可全面滿足支線公交、城鄉公交運營多種出行場景需求,該產品的問世將成為宇通深入拓展市場的又一利器。
奇瑞資訊
(一)奇瑞集團7月銷量15.05萬輛
7月份,奇瑞控股集團銷售汽車150466輛,同比增長14.4%,創歷史新高,連續14個月銷量超過10萬輛。1-7月份,集團累計銷售汽車891895輛,同比增長47%。
從品牌上看:
奇瑞品牌7月銷量110296輛,同比增長7.7%;1-7月份銷量649723輛,同比增長41.3%;
星途品牌7月份銷量11462輛,同比增長223.6%;1-7月份銷量53702輛,同比增長133.2%;
捷途品牌7月份銷量21512輛,同比增長28.9%;1-7月份銷量133893輛,同比增長72.2%。
值得注意的是,據乘聯會統計,汽車市場7月份需求略有回落,初步統計乘用車市場零售同比下降5%,環比下降8%。
奇瑞集團在行業銷量同環比“雙下降”背景下,實現了同環比“雙增長”,延續著今年以來連月沖刺銷量新高的強勁態勢,此前中汽協發布的上半年汽車銷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集團中,奇瑞集團增速位居全行業第二。
在銷量規模快速擴張的同時,奇瑞集團經營質量也顯著提升,今年上半年,奇瑞集團實現營收1274億元,同比增長49%,截至目前,奇瑞集團已累計擁有全球用戶1200多萬,其中海外用戶超過280萬。
(二)奇瑞全新純電SUV車型eQ7正式下線并發布中國首個鋁基輕量化平臺
7月12日,奇瑞新能源旗下全新純電SUV車型eQ7首臺量產車正式下線,同時奇瑞還發布了中國首個鋁基輕量化平臺。
奇瑞eQ7采用后置后驅、油冷扁線三合一電機、全鋁車身等配置,基于全鋁平臺打造,整備質量1850kg,長寬高分別為4675*1910*1660mm,軸距為2830mm,定位純電動中型SUV。
動力上,奇瑞eQ7搭載最大功率為155kW的電動機,車速最高可達180km/h,采用了油冷的散熱方式,提供4種駕駛模式、3種轉向模式、2種制動模式,內置磷酸鐵鋰電池組。
內飾設計較為簡約,內部飾板紋路以及皮質包裹,呈現出不錯的細節質感。智能駕駛部分,新車將會配備L2級輔助駕駛系統。
值得一提的是,新車采用航空級全鋁車身架構,車身骨架減重30%,扭轉剛度30000Nm/deg。明顯提升續航表現同時,進一步增強車身強度。
其他資訊
(一)上半年中國汽車出口全球第一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汽車整車出口234.1萬輛,同比增長76.9%;整車出口金額464.2億美元,同比增長1.1倍。對比來看,日本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日本汽車出口量為202萬輛,較上年同期增長17%。
中國汽車出口持續領先日本,并有望取得全年超越。據中汽協副總工程師許海東判斷,今年中國汽車出口量將達到400萬輛左右。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指出,今年中國汽車出口激增的主要動力,仍是中國產品競爭力提升和在歐美市場的突破,以及俄烏危機下俄羅斯市場國際品牌全面被中國汽車替代。
從品牌看,中國出口量排名前十的汽車品牌分別是上汽集團、奇瑞汽車、長安汽車、長城汽車、吉利汽車、東風汽車、比亞迪汽車、北京汽車。其中,九家汽車公司均實現增長,僅東風汽車一家出口量出現下降。上汽集團依然是今年上半年國內汽車出口的冠軍,海外銷量為53.3萬輛,較去年同期增長40%,全年有望達到120萬輛。上汽集團的出口銷量大部分貢獻自MG名爵,其上半年全球銷量累計37萬輛。
奇瑞集團則排名第二,上半年海外銷量39.9萬輛;長安集團上半年海外銷量17.74萬輛,排名第三,自主品牌海外銷量11.6萬輛。增速最快的汽車制造商是比亞迪,同比增長了10.6倍。奇瑞汽車和長城汽車也取得了翻倍式增長,出口量同比分別增長1.7倍和0.98倍。
從車型看,純電機動車超過客車已經成為出口車型中占比最大的車型。與上年同期相比,純電動機動車、客車、轎車和載貨車四大類主要出口量保持不同程度增長,其中純電動機動車增速更為顯著,這意味著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中國汽車出口業務中的主力。
(二)上半年全國免征新能源車購置稅491.7億
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311.1萬輛,同比增長38.3%。在全部新增汽車銷量中,2022年新能源汽車占比23.5%,今年上半年占比上升至27.4%。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保有量持續提升,上半年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491.7億元,同比增長44.1%。
為鞏固和發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優勢,今年6月,財政部、稅務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公告,明確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再延長4年,即延長至2027年12月31日。
其中,對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間購置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每輛汽車免稅額不超過3萬元;對在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間購置的新能源汽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每輛汽車減稅額不超過1.5萬元。
(三)天然氣重卡連續5個月實現環比增長
天然氣重卡是今年上半年重卡市場表現最亮眼的細分市場。據終端銷量數據(交強險口徑,不含出口和軍品),2023年6月份,國內天然氣重卡實銷1.26萬輛,環比5月份增長11%;同比也繼續實現增長,增幅達到166%,較上月(+206%)有所縮窄。天然氣重卡市場已連續5個月實現環比增長,連續三個月保持月銷量超過1萬輛。至此,天然氣重卡市場本輪自2022年12月開始的增長已擴大至“7連增”。
從市場份額看,6月份天然氣重卡市場有4家企業份額超過10%,其中排名首位的解放月度份額繼續超過30%,達到37.02%,較上月(31.87%)提升了超5個百分點,解放目前在天然氣重卡市場可謂是風頭正勁;東風以2140輛的表現保持月銷量榜次席,月度份額達到17.01%;排名月榜第3、4位的陜汽和重汽6月份分別實銷天然氣重卡2125輛和2052輛,月度份額分別為16.89%和16.31%,排名2-4位的企業銷量差距非常小;排名月榜第5位的福田汽車6月份實銷天然氣重卡700輛,月度份額5.56%;排名月榜第6、7位的上汽紅巖和大運重卡6月份分別實銷天然氣重卡322輛和318輛,月度份額分別為2.56%和2.53%,相差僅4輛;其他企業份額均不足1%。
今年上半年,天然氣重卡市場累計銷售5.33萬輛,同比增長163%,累計銷量增幅較5月過后(+162%)擴大1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累計多銷售約3.3萬輛。
(四)毫末智行商業化提速
7月21日,毫末智行宣布,旗下末端物流自動配送車小魔駝配送訂單量累計突破20萬單,末端物流自動配送商業化進程進一步提速。
今年3月份,毫末智行便獲得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無人配送車車輛編碼,其小魔駝系列產品已經在商超履約、快遞接駁、校園配送、機場巡邏、餐飲零售、智慧社區等9大場景開啟多元化運營。
作為業內首款價格低于9萬元的中型末端物流自動配送車,小魔駝3.0采用模塊化設計,支持擴展。車長2.4米、寬1.1米、貨廂容積2立方米,并支持擴展至3立方米。該車型搭載3顆固態激光雷達和7顆高清攝像頭,配有360TOPS高算力毫末自研域控制器,搭載高通Snapdragon Ride平臺(SA8540P和SA9000P)雙芯片。可實現L4級自動駕駛。
如今,中國無人配送領域正迎來市場爆發機遇。此前國務院印發的《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中就明確指出,要加快研發智能化產品,支持自動駕駛、無人配送等技術應用。據毫末智行董事長張凱判斷,由于需求側和供給側的結構性變化,末端配送可以持續滲透的潛在市場規模很大。在需求側,中國的快遞業務量仍然保持著高速增長,但在供給側,勞動力在變少,在變貴。這樣的大前提下,末端配送市場一定會越來越多應用自動駕駛技術,末端配送車的滲透率會持續提高,末端配送在商超、快遞等場景將迎來全面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