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人妻精品国产日韩电影,亚洲精品色在线网站,精品久久综合1区2区3区激情,波多野结衣无码电影大长腿

歡迎訪問福汽集團官方網站!

中文
綜合資訊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首頁 > 綜合資訊 > 政策法規 > 正文
綜合資訊

汽車產業政策戰略發展資訊

時間:2023年03月01日 14:50 點擊:


本期重要資訊導讀

一、2022年汽車工業經濟運行總體情況

二、2023年1月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

三、中央政策資訊

一、國常會【促進汽車等大宗消費政策落地】

二、工信部等八部門【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

三、工信部【新能源汽車進入全面市場拓展期】

四、公安部【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4.17億輛】

四、地方政策資訊

一、廣州【上半年額外增加3萬個節能車指標】

二、天津【增投3.5萬個小客車個人搖號指標】

三、海南【印發“十四五”節能減排工作方案】

四、北京【2023年小客車新能源指標額度7萬】

五、上海【置換補貼延長/純電汽車補貼1萬元】

六、山西【促進汽車消費,大力推廣新能源車】

七、無錫【全國首部!為車聯網立法】

五、新能源及氫能產業相關資訊

一、全球【總投運814座加氫站,解讀2022年全球加氫站投運情況】

二、中國【加氫站數量全球第一,燃料電池汽車全球第三】

三、南京【2025年將推廣300輛氫汽車】

四、長沙【2025年氫能產業營業收入達到150億】

六、宇通資訊

一、宇通系兩家A股上市公司實控人變更

二、宇通新能源商務車開啟2023新征程

三、550輛宇通客車陸續交付沙特阿拉伯

七、奇瑞資訊

一、霸氣官宣【旗下四大品牌全系車型終生質保】

二、奇瑞2022年銷量達123萬臺

三、奇瑞iCar首款純電硬派S56共創結果出爐

八、其他資訊

一、日內瓦車展【10月5日舉辦/2024將回歸】

二、印度【成為全球第三大汽車市場】

三、【2022年全球電動車汽車市場份額達到10%】

四、中國【小汽車成俄羅斯去年新車進口榜首位】

五、中汽協【2022年汽車制造業利潤5319.6億】

六、江淮&華為【中建六局將承建雙方廠房建設項目】

七、歐洲【停售議案通過,燃油車2035年出局】

八、寧德時代【赴美建廠,與福特合作投資35億美元】

九、長城汽車【2022年度凈利潤82.79億,同比增長23.09%】

 

 

 

2022年汽車工業經濟運行總體情況

2022年,我國汽車產銷實現小幅增長,分別完成2702.1萬輛和2686.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4%和2.1%。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05.8萬輛和688.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6.9%和93.4%,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25.6%。汽車整車出口311.1萬輛,同比增長54.4%。新能源汽車出口67.9萬輛,同比增長1.2倍。

 

 

2023年1月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

2023年1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59.4萬輛和164.9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4.3%和35%。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42.5萬輛和40.8萬輛,同比分別下降6.9%和6.3%。    一、1月汽車銷量同比下降35%

1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59.4萬輛和164.9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4.3%和35%。

(1)1月乘用車銷量同比下降32.9%

1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39.7萬輛和146.9萬輛,同比均下降32.9%。

(2)1月商用車銷量同比下降47.7%

1月,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9.7萬輛和18萬輛,同比分別下降43.1%和47.7%。

二、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下降6.3%

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42.5萬輛和40.8萬輛,同比分別下降6.9%和6.3%;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24.7%。

三、1月汽車出口同比增長30.1%

1月,汽車整車出口30.1萬輛,同比增長30.1%。新能源汽車出口8.3萬輛,同比增長48.2%。

四、2022年汽車制造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8%

2022年,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3%;完成營業收入92899.9億元,同比增長6.8%;實現利潤總額5319.6億元,同比增長0.6%。

 

 

 

中央政策資訊

 

(一)國常會【促進汽車等大宗消費政策落地】

1月28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要求持續抓實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推動經濟運行在年初穩步回升;部署做好春耕備耕工作,為糧食豐收和重要農產品穩定供應打牢基礎;要求推動消費加快恢復和保持外貿外資穩定,增強對經濟的拉動力。

會議指出,要針對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乘勢推動消費加快恢復成為經濟主拉動力,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促進外貿外資保穩提質。會議提出要加力擴消費。推動幫扶生活服務業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紓困、促進汽車等大宗消費政策全面落地。組織開展豐富多樣的促消費活動,促進接觸型消費加快恢復。

會議還指出,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繼續推出實際舉措,努力穩定外貿。推動國內線下展會恢復,支持企業出境參展。落實出口退稅、信貸、信保等政策,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支持企業用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拓市場。促進跨境電商、海外倉等進一步發展。提高外貿競爭力。合理擴大進口。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辰昕日前表示,今年國家將多措并舉促進居民想消費、敢消費、能消費。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特別是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費能力;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等消費,推動重點領域和大宗商品消費持續恢復。  

另外,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也于近日表示,商務部將圍繞“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營造消費氛圍,提振消費信心”及早謀劃,把全年定位為“消費提振年”,確定“全年樂享 全民盛惠”主題,會同相關部門、地方和行業協會安排近300場活動,做到“季季有主題、月月有展會、周周有場景”。

(二)工信部等八部門【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等八部門印發《關于組織開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規定試點工作期限為2023-2025年,新能源汽車比例顯著提高、大力建設充電設施,健全智能交通系統。并提升車輛電動化水平、促進新技術創新應用、完善充換電基礎設施、健全政策和管理制度。

《通知》要求,按照需求牽引、政策引導、因地制宜、聯動融合的原則,在完善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支撐體系,促進新能源汽車推廣、基礎設施建設、新技術新模式應用、政策標準法規完善等方面積極創新、先行先試,探索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模式,為新能源汽車全面市場化拓展和綠色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發揮示范帶動作用。試點工作期限為2023-2025年。

《通知》提出三方面主要目標。一是試點領域新增及更新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例顯著提高,其中城市公交、出租、環衛、郵政快遞、城市物流配送領域力爭達到80%。

二是建成適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換電基礎設施體系,服務保障能力顯著提升,新增公共充電樁(標準樁)與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數量(標準車)比例力爭達到1:1,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設施車位占比預期不低于小型停車位的10%,形成一批典型的綜合能源服務示范站。

三是建立健全適應新能源汽車創新發展的智能交通系統、綠色能源供給系統、新型信息通信網絡體系,實現新能源汽車與電網高效互動,與交通、通信等領域融合發展。智能有序充電、大功率充電、快速換電等新技術應用有效擴大,車網融合等新技術得到充分驗證。

同時,《通知》提出四項重點任務。一是提升車輛電動化水平。科學合理制定新能源汽車推廣目標,因地制宜開展多元化場景應用,鼓勵在短途運輸、城建物流以及礦場等特定場景開展新能源重型貨車推廣應用,加快老舊車輛報廢更新為新能源汽車,加快推進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支持換電、融資租賃、“車電分離”等商業模式創新。

二是促進新技術創新應用。加快智能有序充電、大功率充電、自動充電、快速換電等新型充換電技術應用,加快“光儲充放”一體化試點應用。探索新能源汽車參與電力現貨市場的實施路徑,完善儲放綠色電力交易機制,加大智慧出行、智能綠色物流體系建設,促進智能網聯、車網融合等新技術應用,加快新能源汽車與能源、交通等領域融合發展。

三是完善充換電基礎設施。優化中心城區公共充電網絡建設布局,加強公路沿線、郊區鄉鎮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和城際快充網絡建設。充分考慮公交、出租、物流、郵政快遞等充電需求,加強停車場站等專用充換電站建設。推動充換電設施納入市政設施范疇,推進充電運營平臺互聯互通,鼓勵內部充電樁對外開放。鼓勵利用現有場地和設施,建設一批集充換電、加油等多位一體的綜合能源服務站。建立形成網絡完善、規范有序、循環高效的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和處理體系。

四是健全政策和管理制度。完善政策支撐體系,鼓勵試點城市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因地制宜研究出臺運營補貼、通行路權、用電優惠、低/零碳排放區等支持政策,探索建立適應新技術新模式發展的政策體系。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車和基礎設施安全運行監測體系,提升安全運行水平。探索制定綜合能源服務站、二手車流通等相關標準和技術規范。

(三)工信部【新能源汽車進入全面市場拓展期】

1月18日,國新辦就2022年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舉行發布會,工信部新聞發言人田玉龍表示,我國新能源汽車已經進入全面市場拓展期,保持了快速增長態勢,后續,主要從以下這幾個方面進一步加強:

一是加強政策供給。會同有關部門建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協調機制,加強央地協調聯動,特別是推動落實車購稅、車船稅、牌照等有關支持政策。編制好汽車產業綠色發展路線圖,修訂發布“雙積分”管理辦法,適時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試點工作。

二是保障穩定運行。進一步研究和明確新能源汽車后續的支持政策,推進換電模式應用和燃料電池汽車示范,特別是啟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城市試點,進一步強化質量品牌建設,穩定消費市場。

三是支持融合創新。發揮龍頭企業和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作用,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加快新體系電池、車規級芯片,以及車用操作系統等新技術攻關和產業化發展,推進“車路云”一體化發展,推動新能源汽車和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領域融合創新發展。

四是優化發展環境。嚴格生產準入管理,加強對投資的指導,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統籌利用國內外資源開發和布局,保障好關鍵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應。加快制定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管理辦法,健全回收利用體系。繼續大力推進充電樁基礎設施的建設,不斷提高使用便利性,更好地為新能源汽車發展提供一個優良的設施和環境。

(四)公安部【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4.17億輛】

1月11日,公安部發布2022年全國機動車和駕駛人統計數據。據公安部統計,2022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4.17億輛,其中汽車3.19億輛;機動車駕駛人達5.02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4.64億人。2022年全國新注冊登記機動車3478萬輛,新領證駕駛人2923萬人。

全國84個城市汽車保有量超過100萬輛。全國有84個城市的汽車保有量超過百萬輛,同比增加5個城市,39個城市超200萬輛,21個城市超300萬輛,其中北京、成都、重慶、上海超過500萬輛,蘇州、鄭州、西安、武漢超過400萬輛,深圳、東莞、天津、杭州、青島、廣州、佛山、寧波、石家莊、臨沂、長沙、濟南、南京等13個城市超過300萬輛。

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310萬輛,全年新注冊登記535萬輛。截至2022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310萬輛,占汽車總量的4.10%,扣除報廢注銷量比2021年增加526萬輛,增長67.13%。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1045萬輛,占新能源汽車總量的79.78%。2022年全國新注冊登記新能源汽車535萬輛,占新注冊登記汽車總量的23.05%,與上年相比增加240萬輛,增長81.48%。新注冊登記新能源汽車數量從2018年的107萬輛到2022年的535萬輛,呈高速增長態勢。

 

 

 

地方政策資訊

 

(一)廣州【上半年額外增加3萬個節能車指標】

廣州市政府發布《關于支持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促進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的若干措施》,整體上從服務市場主體、擴大有效需求、推動產業提質增效等三個維度,梳理形成9方面38項具體政策措施。《措施》提出,繼續實施新能源指標直接配置措施,2023年上半年額外增加3萬個節能車增量指標配置額度,并臨時放寬非本市戶籍人員申請節能車增量指標資格條件。

《措施》提出,促進汽車消費。出臺促進汽車消費專項政策,通過一攬子綜合措施進一步激發汽車消費活力。繼續實施新能源指標直接配置措施,2023年上半年額外增加3萬個節能車增量指標配置額度,并臨時放寬非本市戶籍人員申請節能車增量指標資格條件。繼續實施珠江三角洲地區取消對符合國五排放標準小型非營運二手車的遷入限制,珠江三角洲區域內在用國五排放標準輕型汽車可以繼續互遷。支持二手車市場交易,完善二手車市場主體登記注冊、備案和車輛交易登記管理規定。探索建立汽車改裝行業管理機制,加快發展汽車后市場。

(二)天津【增投3.5萬個小客車個人搖號指標】

近日,天津市交通委員會發布了《市交通運輸委關于2023年增投我市小客車個人搖號指標額度配置的通知》。通知中表示,為持續支持天津市汽車消費,推動全市經濟運行一季度良好開局全年整體好轉,現調整天津市今年小客車增量指標配置額度,將增投3.5萬個小客車個人搖號指標,具體如下:

在2023年原增量指標配置額度基礎上,增投3.5萬個增量指標,按需配置到2023年2月—12月,其中2月—5月每月增加配置3500個、6月—12月每月增加配置3000個。增投的指標全部配置用于個人普通車搖號,由市調控服務機構納入當月指標配置計劃,按月組織實施。當月未能成功配置的個人普通車搖號指標,納入次月搖號配置,并不得跨周期配置。

(三)海南【印發“十四五”節能減排工作方案】

海南省人民政府日前印發《海南省“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其中提出,開展清潔柴油車行動,嚴格落實營運重型柴油車燃料消耗量達標核查。推廣新能源汽車,加快交通電氣化進程,建設世界新能源汽車體驗中心。開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試點,鼓勵在礦山、港口、園區等場景的示范應用,加快中重型車輛電動化進程。

到2025年,公共服務領域和社會運營領域新增和更換車輛使用清潔能源比例達100%。加快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在船舶領域的應用,推進船舶“油改氣”,提高船舶新能源使用比例。到2025年底,力爭全省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50萬輛,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占全省汽車保有量的20%。

(四)北京【2023年小客車新能源指標額度7萬】

北京市交通委員會發布了“關于2023年小客車指標配額和配置比例的通告”,宣布2023年小客車指標配額為10萬個,其中普通指標額度3萬個,新能源指標額度7萬個。

根據《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市政府令第296號)、《<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實施細則(2020年修訂)》的有關規定,經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市發展改革、公安機關交通管理、生態環境等相關行政主管部門研究,并報請市人民政府批準,現就2023年北京市小客車指標配額及配置比例等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一、2023年小客車指標配額為10萬個,其中普通指標額度3萬個,新能源指標額度7萬個。

二、2023年小客車指標配置比例如下:

1.普通小客車指標。家庭和個人指標額度共計28600個, 家庭和個人同池搖號;單位指標額度1200個;營運小客車指標額度200個。

2.新能源小客車指標。家庭和個人指標額度共計63600個,其中家庭指標額度50880個、占比80%,個人指標額度12720個、占比20%;單位指標額度3600個;營運指標額度2800個。

(五)上海【置換補貼延長/純電汽車補貼1萬元】

1月29日,上海舉行新春以后第一場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介紹和解讀《上海市提信心擴需求穩增長促發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根據方案,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的同時,上海再次延長新能源車置換補貼到2023年6月30日,個人購買純電動汽車,每輛財政補貼一萬元。另外上海還實施智能綠色家電消費補貼,對于個人購買智能綠色家電進行消費額10%、最高1000元的一次性補貼。

(六)山西【促進汽車消費,大力推廣新能源車】

為進一步促進汽車消費回升和潛力釋放,1月28日,山西省商務廳等17部門下發《關于進一步搞活汽車流通擴大汽車消費的通知》(下稱《通知》),推出14條具體舉措,涉及支持新能源汽車購買使用、加快活躍二手車市場等6個方面。

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各部門要大力發展和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全面落實新能源公交車購置補貼、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停車費減免、通行便利、路權保障等支持政策。同時,深入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鼓勵有條件的市出臺下鄉支持政策,對接整車生產企業積極參加汽車下鄉活動,引導企業加大活動優惠力度,促進農村地區新能源汽車消費使用。

充電設施建設方面,各部門要加快推進居住社區、停車場、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務區、客貨運樞紐等充電設施建設。鼓勵充電運營企業提供充電設施建設、運營與維護等有償服務。

汽車消費方面,《通知》指出,各部門要鼓勵組織開展各類汽車展銷和惠民消費促進活動,鼓勵有條件的市開展“汽車以舊換新”“汽車下鄉”巡展等活動,進一步挖掘汽車消費潛力。

《通知》還要求加快活躍二手車市場。相關部門要對從事新車銷售和二手車銷售的企業,經營范圍統一登記為“汽車銷售”,按有關規定做好備案。同時完善二手車發票管理,促進二手車商品化流通,便利二手車轉讓登記。

優化汽車使用環境方面,相關部門要推進城市停車設施建設,切實提升城市停車設施有效供給水平,加快應用新技術新模式,推動停車資源共享和供需匹配;發展汽車文化旅游等消費,鼓勵有條件的市舉辦汽摩運動等系列賽。

汽車金融服務方面,相關部門要加大對汽車消費信貸支持力度;鼓勵保險機構積極承保新能源汽車保險業務;鼓勵融資租賃企業加強與汽車生產企業、汽車銷售企業合作,大力發展租賃業務,減費讓利,為汽車消費者提供更多金融服務。

據了解,《通知》自發文之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施行。

(七)無錫【全國首部!為車聯網立法】

2月3日,無錫市人大常委會召開《無錫市車聯網發展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各界解讀該《條例》的主要內容和特色亮點。

無錫是全國首個車聯網先導區和首批“雙智”試點城市,車聯網基建、應用和產業發展走在全國前列。《條例》是全國首部推動車聯網發展的地方性法規,在基礎建設、應用服務、產業發展等多個維度實現全國首創。一是在全國范圍內首次將車路協同基礎設施納入道路建設工程范疇;二是在全國范圍內首次鼓勵和支持車聯網及智能網聯汽車在智慧交通、城市管理、行業服務等領域率先應用;三是在全國范圍內首次提出推進建設統一的市級車聯網數據管理服務平臺,保障全市范圍的互聯互通和數據共享;四是明確支持自動駕駛商業運營,鼓勵和支持完全自動駕駛,加快無錫特色的車路協同自動駕駛進程。

 

 

 

新能源及氫能產業相關資訊

 

(一)全球【總投運814座加氫站,解讀2022年全球加氫站投運情況】

H2stations發布了其第15次全球加氫站統計報告,由于全球各地區加氫站信息不完全公開等原因,可以發現與其他機構公開的數據統計數據有一定偏差,但作為一個持續更新的數據源,通過其報告可以了解全球加氫站建設的基本情況和變化趨勢,其數據依舊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2022年,全球有130個新建加氫站投入運營,其中亞洲73個、北美11個、歐洲45個,歐洲新投運數量再次創下歷史新高。對比2021年全球142座新建加氫站投入運營,2022年新增加氫站數量有所下滑,主要原因是亞洲北美地區新增數量出現下滑(亞洲2021年新增89座、北美13座)。

在總數方面,截至2022年底,全球共有814座加氫站投入運營,分布在37個國家和地區,較2021年新增了哥倫比亞、塞浦路斯和以色列3個國家。如圖表2所示,根據H2stations歷年公布的數字,在2017到2022這過去6年中,全球加氫站保有量從328座增長到814座。此外,2022年全球范圍內已經初步確認新增315座加氫站的計劃,而2021年為252座,這顯示出全球氫能產業建設進一步加速。

歐洲、亞洲、北美仍是加氫站建設的主要地區。根據H2stations報告,歐洲新增45座加氫站,亞洲新增73座,北美新增11座。自2019年以來,亞洲地區就在加氫站數量上實現了對歐洲地區的趕超,并在此后持續拉大差距。但亞洲2022年新增加氫站出現了同比回落的情況,2021年亞洲新增加氫站為89座,與此同時北美新增加氫站也較2021年減少了2座。

截至2022年底,三大洲加氫站保有量情況如下:歐洲共有254座加氫站投運,英法德建設速度放緩。其中105座位于德國,法國仍然擁有歐洲第二多的加氫站,共有44座,其次是英國和荷蘭,各有17座,瑞士有14座。其中,德國、法國2022年新增加氫站數量分別為4座和3座,而英國較2021年減少了2座。亞洲共有加氫站455座投運,集中在中日韓三國。其中日本165座,韓國149座。與大多數國家不同,中國138座加氫站是公共汽車或卡車的專用加氫站,并非對公眾開放。在新增方面,韓國2021年新增加氫站的數量為歷年最多,達到45座。北美共有97座加氫站投運。其中大多數位于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數量達到70個,其中2021年有10座新的加氫站在加州投入運營,這也是近年來加州新增加氫站數量最多的一年。(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統計口徑等原因,H2stations對于國內加氫站的統計數據與其他機構存在一定的偏差。)

(二)中國【加氫站數量全球第一,燃料電池汽車全球第三】

根據中國汽車協會數據,截至2022年,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銷量12306輛;根據香橙會氫能數據庫數據,截至2022年,我國已建成加氫站共310座。

此前2022年3月份,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發布《氫能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2025年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約5萬輛”發展目標;2020年10月份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則提出2025年燃料電池汽車“運行車輛10萬輛左右”。

根據香橙會氫能數據庫數據統計,截至2022年底,全球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67488輛。2022年全球主要國家銷售燃料電池汽車17920輛,前值為16,313輛。同比增長9.9%。

分國別來看,2022年韓國銷售燃料電池汽車10219輛,同比增長20.3%,保有量達到29623輛。2022年中國銷售燃料電池汽車3367輛,同比增長112.2%,保有量達到12306輛。美國2022年銷售燃料電池汽車2707輛,同比減少19.0%,保有量14979輛。

從車型來看,截至2022年豐田Mirai和現代NEXO保有量約占全球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的43.8%。整體來看,全球燃料電池商用車保有量占比有逐漸擴大趨勢,與中國在燃料電池商用車領域的發力不無關系。

需要指出的是,相對于氫燃料電池汽車高昂的價格(2022年燃料電池系統價格在3500元/kw左右),加氫站氫源和氫氣價格是制約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更大的“攔路虎”。

目前五部委燃料電池汽車城市群示范,要求示范運營的車輛加氫價格在35元/kg(政府補貼后),但由于氫氣雖然劃歸能源,但價格還沒有統一,不少地方氫氣價格遠遠高于35元/kg。這導致不少加氫站因為無氫可加,或者沒有經濟性的氫源,導致加氫站無法有效運營,或者昂貴的氫氣價格讓燃料電池汽車運營成本高而無法可持續運營。因此當前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需要車端和氫端同時發力。相比車端來說,氫端的解決難度更大些。

(三)南京【2025年將推廣300輛氫汽車】

近日,南京市工信局發布了《南京市加快發展儲能與氫能產業行動計劃(2023-2025年)》(以下簡稱《計劃》)。

其中,在氫能方面,到2025年,構建江北-江寧-溧水儲能產業集聚區和高淳-溧水-江北氫能運用示范區,全市儲能與氫能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

通過招商引資、孵化培育等方式,培育氫能產業鏈主企業3家,相關企業20余家。力爭建成3座加氫站,推廣不低于300輛燃料電池汽車,遴選一批新型儲能與氫能示范試點項目,打造30個可復制、可推廣的標桿型示范應用場景。

此外,《計劃》還提出,重點任務是加速培育發展“制氫(以工業副產氫為主)-儲氫(以儲氫罐形式為主)-運氫(以低溫液氫、高壓氣氫運輸為主)-加氫(以加氫站為主)-用氫(以燃料電池汽車為主)”產業鏈。

(四)長沙【2025年氫能產業營業收入達到150億】

近日,長沙市發改委發布關于印發《長沙市氫能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的通知。

《行動方案》明確,長沙將以技術和產業突破為關鍵,大力營造氫能消費生態,推動氫能在交通、儲能、發電、工業等領域的多元應用,成為具有區域引領力和全國競爭力的重要氫能節點城市。同時,力爭實現氫能技術率先突破、氫能產業初具規模、氫能應用示范拓展。其中,爭取氫能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實現重要突破。到2025年,氫能產業全產業鏈年營業收入達到150億元,氫能產業及相關企業達到50家以上,到2030年形成5-10家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氫能企業;到2025年,力爭燃料電池汽車推廣量達到300輛,建成加氫站5座。此外,《行動方案》提出重點任務是推進氫能創新、氫業聚集、氫基成網、“氫場景”應用、“氫生態”培育五大工程。

 

 

 

宇通資訊

 

(一)宇通系兩家A股上市公司實控人變更

2月6日晚間,宇通集團旗下的兩家A股上市公司——宇通客車(600066)和宇通重工(600817)同時公告公司實控人變更事項。

公告顯示,游明設因退休原因,將不再符合鄭州通泰合智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泰合智”)股東資格,經通泰合智股東會決議同意,游明設與王磊、湯玉祥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王磊擬受讓游明設持有的通泰合智8.00%股權,湯玉祥擬受讓游明設持有的通泰合智6.00%股權。轉讓完成后,湯玉祥將持有通泰合智52.00%股權,將成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因通泰合智間接控制宇通集團及宇通客車和宇通重工,因此上述三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均將變更為湯玉祥。

湯玉祥、宇通集團及其子公司猛獅客車合計持有宇通客車41.72%股份,因此前述股權轉讓觸發全面要約收購義務,擬由宇通集團向宇通客車除湯玉祥、宇通集團及其子公司猛獅客車之外的其他所有股東發出的收購其所持有的無限售條件流通股,要約收購股份數量為12.90億股,占公司目前股份總數的58.28%,要約收購價格為7.89元/股。

宇通客車表示,本次要約收購為收購人向宇通客車除湯玉祥、宇通集團及其子公司猛獅客車之外的其他所有股東發出的收購其所持有的無限售條件流通股的全面要約,不以終止宇通客車上市地位為目的。

同樣,因宇通集團及其子公司合計持有宇通重工68.56%股份,前述股權轉讓也觸發了全面要約收購義務,擬由宇通集團向宇通重工除宇通集團及其子公司西藏德恒、德宇新創之外的其他所有股東發出的收購其所持有的無限售條件流通股,要約收購股份數量為1.48億股,占公司目前股份總數的27.11%,要約收購價格為9.17元/股。本次要約收購不以終止宇通重工上市地位為目的。

(二)宇通新能源商用車開啟2023年新征程

2022年,宇通集團商用車整體銷量37808輛,其中新能源中重卡、輕卡整體增幅136.2%,新能源礦用裝備增幅154.3%,穩居行業第一梯隊。氫燃料商用車全年銷售835輛,累計銷售1223輛,累計運營超4800萬公里,銷量和市場占有率居行業第一。2022年宇通新能源環衛車輛市場占有率29.3%,蟬聯行業第一。這個成績讓宇通邁向一流新能源商用車集團的目標愈發清晰。

對于希望通過轉型完成新賽道超車的宇通而言,此成績的意義不同以往。在去年7月宇通新能源商用車基地項目開工儀式上,相關負責人特別提出,將長遠目光放于新能源重卡、中卡、輕卡在內的商用車賽道。以項目建設為契機,爭取抓住城市電動化窗口期,加速打造一個有競爭力且自主可控的新能源商用車集團。關于此次轉型,宇通強調其在新能源技術及產業方面的先發優勢,并表示,宇通在新能源客車研發、生產、制造領域具有深厚技術積累,將助力其新能源全系產品在未來取得成功。

從大環境來看,新能源在中國的爆發比想象中更快。面對大勢,與轉型的決心相比,供應鏈、產業鏈、技術儲備等資源不平衡不匹配成為眾多企業轉型的障礙。但對于宇通而言,以創新鏈、價值鏈、產業鏈為代表的三鏈耦合協同,是其全力邁向新能源商用車集團的重要抓手。

如今,在創新鏈上,宇通已經掌握了新能源三電、自動駕駛核心技術,擁有全系商用車生產資質。在價值鏈上,宇通從洞察用戶需求出發,對研發設計、車輛選材、生產制造、質量驗證、售后服務等影響車輛全生命周期運營的環節進行改善提升,以“可靠、高效、引領”的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不斷聚合價值,推動商用車全系產品的進階。在產業鏈上,宇通將新能源重、中、輕卡等整車制造,新能源車橋等關鍵零部件,以及新能源商用車研發中心等產業鏈一次性布局規劃到位。

深厚的積累,讓宇通在新能源卡車業界,再次成為神奇的存在。特別是在2022年5月工信部發布的第356批新車公告中,宇通上榜三款電動重卡牽引車,包括兩款換電車型和一款純電車型,其中純電牽引車和一款換電牽引車的最高功率均達到450kW(約612馬力),領銜新能源商用車進入600馬力時代。

(三)550輛宇通客車陸續交付沙特阿拉伯

宇通客車斬獲沙特阿拉伯550輛客車訂單,其中300輛宇通中高端公路客車C13 PRO(ZK6138H)已陸續交付沙特花園城市-利雅得,剩余250輛將于4、5月份陸續交付。已經交付的300輛宇通中高端公路客車將投運到利雅得長距離公共客運線路,再次拿下中東大單,標志著中國高端客車在國際市場贏得了更大的市場份額,作為該國主流供應商,在全球經濟復蘇的助推下,宇通高端產品出口有望在今年迎來新的增長點。

沙特干旱、高溫,氣候條件嚴酷,對進口車輛的安全性和空調性能等要求較高,中國客車能夠在沙特市場立足扎根,說明其研發設計、生產工藝、全鏈服務等方面已符合海灣國家對進口車的高標準。“高端化”、“國際化”是中國客車品牌由大變強必經之路,也為民族客車品牌提供了新的機遇,宇通自2006年首次進入沙特市場,目前已累計銷售客車近3000輛,通過高端車型樹立品牌價值和技術壁壘,借此迎合石油大國對產品的定制化需求,宇通在沙特的高端化之路可謂恰逢其時。

 

 

 

奇瑞資訊

 

(一)霸氣官宣【旗下四大品牌全系車型終生質保】

2月1日一大早,奇瑞汽車官方宣布,自2023年1月1日起,凡購買奇瑞集團旗下四大品牌(星途、奇瑞、捷途、奇瑞新能源)全系車型(非營運車輛)均享整車終身質保。

在中國主流自主汽車品牌中,奇瑞集團是首個旗下全品牌推行“全系車型整車終身質保”政策的廠家,創造了更高的品質標準與服務水平,可進一步讓用戶放心買、放心用。

當然,也有一定的適用條件,官方給出的終身質保權益揭示,明確提到了以下幾點:

1、自2023年1月1日起,凡購買奇瑞集團旗下四大品牌(星途、奇瑞、捷途、奇瑞新能源)全系車型(非營運車輛)均享整車終身質保;

2、限非營運車輛首任車主;

3、車輛全程在奇瑞4S店保養,保養周期詳見各車型使用說明書;

4、易損耗件、特殊件質量擔保期以使用說明書規定為準。

(二)奇瑞2022年銷量達123萬臺

1月6日消息,奇瑞控股集團發布2022年度銷量,隨著12月份以105483輛的單月銷量收官,奇瑞集團2022年累計銷售汽車達到歷史性的1232727輛,同比增長28.2%。

具體來看,奇瑞品牌全年銷量908553輛,同比增長38.3%;星途品牌全年銷量51142輛,同比增長37.6%;捷途品牌全年銷量180067輛,同比增長16.9%。

去年出口451337輛,同比增長67.7%,連續20年位居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第一;新能源汽車銷量232814輛,同比增長112.9%。

2022年,奇瑞集團實現逆勢增長,各項主要經營指標實現歷史最好水平,創造了四個“歷史首次”突破:

年營業收入首次突破2000億元大關,創下奇瑞成立25年來最佳業績;年銷量首次邁過100萬輛臺階,以全年123萬輛的成績創造歷史新高;年出口首次抵達45萬輛新坐標,刷新中國品牌乘用車“出海”新紀錄;新能源年銷量首次超過20萬輛,以全年23萬輛成績實現同比“翻一番”。

2022年,奇瑞集團接連打破由自己保持的中國品牌乘用車單月出口紀錄,單月出口有4個月超過5萬輛,瑞虎8還在巴西等國家多次擔當國賓級接待用車,奇瑞累計出口量占同期中國汽車全部出口量的20%。截至目前,奇瑞集團全球汽車用戶累計超過1120萬,其中海外用戶240萬,占比21.4%。

(三)奇瑞iCar首款純電硬派S56共創結果出爐

據奇瑞官方消息,奇瑞新能源iCar首款純電硬派S56外觀共創設計大賽圓滿收官,這場共創大賽從去年12月7日啟動,歷經35天,共收到了300多幅參賽作品,最終《iCar S56荒野記者》脫穎而出,斬獲“設計大師獎”殊榮。

奪得“奇思妙想獎”的作品共有兩份,分別為《DRIVE MY CAR—iCar》和《iCar-極客·S56 純電硬派》,前者采用大量棱角分明的線條、幾何元素,有點像是積木拼接而成,賽博朋克風滿滿,格外吸睛;后者以力量感十足的線條勾勒出硬派風格,將復古和時尚完美融合,視覺效果同樣矚目。

據了解,奇瑞iCar首款純電硬派越野車S56在動力方面將會推出多種續航版本,滿足用戶不同需求,化方面將配備iCar的智艙智駕技術,并將搭載20余項智能傳感器,實現L2+級的自動駕駛。

 

 

其他資訊

 

(一)日內瓦車展【10月5日舉辦/2024將回歸】

海外媒體報道了有關2023和2024日內瓦國際車展的最新消息。在今年10月5-14日,卡塔爾日內瓦車展將于多哈舉行,而巧合的是,F1卡塔爾站的比賽將于10月6-8日同期舉行,可以說是車迷的一個盛宴。此外,2024年日內瓦車展預計也將回歸。

海外媒體報道了有關2023和2024日內瓦國際車展的最新消息。在今年10月5-14日,卡塔爾日內瓦車展將于多哈舉行,而巧合的是,F1卡塔爾站的比賽將于10月6-8日同期舉行,可以說是車迷的一個盛宴。此外,2024年日內瓦車展預計也將回歸。

在2023卡塔爾日內瓦車展舉辦后,據日內瓦國際車展的首席執行官 Sandro Mesquita透露,2024年的日內瓦車展將會回歸瑞士舉辦,但日期并未鎖定,可能會在2024年2月26日到3月3日期間舉行。同時他還表達,并不會把日內瓦車展永久的轉到卡塔爾舉辦。

(二)印度【成為全球第三大汽車市場】

據日本共同社15日報道,印度汽車制造商協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印度新車銷量約為472.5萬輛,較上年增長25.7%。由此,印度新車年銷量史上首次超過日本,成為僅次于中國和美國的全球第三大汽車市場。

在印度2022年的新車銷量中,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23%,達到約379.2萬輛;商用車同比增長37.8%,達到約93.3萬輛。印度汽車行業人士普遍預計今年國內市場有望進一步擴大。另一方面,日本2022年新車銷量同比減少5.6%,達到約420萬輛,創45年來最低。日本市場因少子老齡化而持續萎縮,汽車銷量已跌至高峰期1990年的約一半。

(三)【2022年全球電動車汽車市場份額達到10%】

近日,據海外汽車銷售研究機構LMC Automotive和網站EV-Volumes的數據,2022年全球電動汽車的總銷量約為780萬輛,同比增長68%,市場份額首次達到10%。

數據顯示,中國和歐洲市場的電動汽車滲透率位居前兩名,分別達到19%和11%。一些研究還表示,到2030年,全球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可能翻番,達到20%。

但根據乘聯會數據,2022年我國新能源乘用車批發649.8萬輛,同比增長96.3%,市場滲透率已經達到27.6%,比上述數據高出不少。乘聯會還預測,2023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850萬輛,市場滲透率將達36%。

(四)中國【小汽車成俄羅斯去年新車進口榜首位】

俄聯邦海關局稱,中國在俄羅斯2022年進口小轎車新車來源排行榜中排名第一,年內進口增長40%,超過11.7萬輛。俄分析機構Autostat今年1月發布數據顯示,俄羅斯2022年小轎車新車銷量同比下降59%,至62.63萬輛,其中近30%是國產品牌;其次是韓國車,銷量占比19.5%;中國廠商穩居前三,占比19.2%;歐洲廠商市占率18.5%。

此外,中國載重汽車對俄出口2022年同比增長了3倍,達到近3.1萬臺。通報指出:“2022年從中國進口了近3.1萬臺運輸物資的車輛,比2021年增長了3倍;大巴和小巴2000輛,增長68%。”通報披露,俄羅斯2022年還從中國進口了近3000臺特種車輛(事故救援車、消防車、起重吊車、混凝土攪拌車、道路清理車、灑水車、修理車、X光車等),年內增長了2倍。

(五)中汽協【2022年汽車制造業利潤5319.6億】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整理的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汽車制造業利潤5319.6億元,同比增加0.6%,汽車制造業利潤率5.7%、較2021年下降0.4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的比重為6.3%。

根據中汽協數據,2022年,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383.6萬輛和2356.3萬輛,同比增長11.2%和9.5%,增速高于行業總體。2022年,在乘用車主要品種中,與上年同期相比,基本型乘用車(轎車)和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SUV)產銷呈現較快增長,繼續占據主導地位;其他兩大類車型呈現不同程度下降。

2022年,國內生產的高端品牌乘用車銷量完成388.6萬輛,同比增長11.1%。高于乘用車增速1.6個百分點,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16.5%,占比高于上年0.7個百分點。

(六)江淮&華為【中建六局將承建雙方廠房建設項目】

江淮與華為合作造車的消息再曝新進展。據中建集團消息,中建六局聯合體近日中標了安徽肥西新能源汽車智能產業園EPC項目,中標額約15.44億元。而這個項目位于肥西縣新港南區江淮新港工業園區,總建筑面積約51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沖焊聯合廠房、涂裝車間、總裝車間、辦公場所、餐廳及相關公用輔助設施。

中建集團公告稱,該項目是合肥市重點工程,建成后將用于華為與江汽集團在合肥共同開發新一代高端智能電動汽車。此消息的披露,意味著江淮與華為合作造車的工廠開建在即。實際上,關于江淮與華為合作造車的傳聞,雙方均未對此明確證實過。但今年1月,據合肥日報官方報道,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虞愛華與華為常務董事余承東就共同推動華為終端與江淮汽車、肥西縣合作項目進展一事深入商談。

官方稱,雙方將基于華為在智能汽車部件領域的能力,在肥共同開發新一代高端智能電動汽車平臺技術。這意味著,此前江淮與華為合作造車的傳聞基本落定。而中建集團的公告也表明,雙方合作造車已經在推進中。

(七)歐洲【停售議案通過,燃油車2035年出局】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2月14日,歐洲議會在斯特拉斯堡以340票贊成、279票反對和21票棄權,通過了2035年歐洲停售燃料發動機車輛議案。這意味著,跨越149年,燃油車將退出昔日誕生的土壤。

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主任紀雪洪2月14日接受時代財經采訪時表示:“2035年對歐盟汽車產業而言是一個關鍵性節點。整體而言,禁售燃油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現在宣布最終禁售時間點,是給車企更多準備、轉型的時間。”

紀雪洪認為,當前國內除了海南地區已提出在2030年禁售燃油車,其他地區尚未跟進禁售燃油車計劃。不過歐盟等海外市場的政策對我國汽車產業政策有借鑒意義。

(八)寧德時代【赴美建廠,與福特合作投資35億美元】

2月13日,美國汽車巨頭福特公司當天宣布,將投資3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39億元),與中國新能源企業寧德時代合作,在美國密歇根州建造新能源汽車電池工廠。這證實了早前彭博社、路透社等外媒對于福特與寧德時代將合作在美建廠的報道。

福特公司表示,這座位于密歇根州馬歇爾市(Marshall)附近的工廠預計將雇傭2500名工人。該廠計劃于2026年投入生產,每年能生產足夠40萬輛電動汽車所使用的電池。福特將從中國企業寧德時代獲得電池技術,后者將幫助其建立工廠并在那里配備員工。福特表示,他們將通過一家全資子公司擁有這個新工廠,而不是與寧德時代合資運營。

根據拜登政府去年8月頒布的《通脹削減法案》,美國為推動電動汽車和綠色技術的生產和應用,將提供總計達369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57萬億元)的補貼。不過,其中多達9項稅收優惠是以在美國本土或北美地區生產和銷售作為前提。此外據最新要求,電池生產材料也必須主要在當地采購。如在美生產電動車可享有最高7500美元/輛的聯邦稅收抵免,電池生產最高可獲得35美元/千瓦時的稅收抵免。

(九)長城汽車【2022年度凈利潤82.79億,同比增長23.09%】

智通財經APP訊,長城汽車(SH:601633)披露2022年年度業績快報,報告期,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373.51億元,同比增長0.69%;實現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2.79億元,同比增長23.09%。

報告期內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加主要系公司提升產品力,車型盈利能力增加,以及匯率收益增加所致。報告期內,長城汽車篤定全球化智能科技公司轉型,聚力電動化、智能化技術革新與全球化發展,深化用戶運營,完善體系力及生態建設。


【下載PDF】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山市| 江孜县| 丰镇市| 万全县| 屏东县| 施秉县| 东丰县| 林周县| 永修县| 淮北市| 莱州市| 金沙县| 和平区| 阿拉善盟| 怀宁县| 临江市| 金川县| 襄樊市| 龙海市| 太谷县| 即墨市| 柳江县| 吉安市| 拉孜县| 株洲县| 佛坪县| 二连浩特市| 鄢陵县| 仪陇县| 攀枝花市| 察雅县| 浮山县| 新民市| 大埔区| 巴中市| 滨海县| 玉林市| 大丰市| 台东市| 鸡泽县| 鲁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