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重要資訊導讀
一、2022年11月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
二、中央政策資訊
一、國務院【印發《第十次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電視電話會議重點任務分工方案》】
二、國家能源局【發布《能源碳達峰中和標準化提升行動計劃》】
三、工信部【建立智能汽車網絡安全制度】
三、地方政策資訊
一、上海【2025年個人新增購車輛中純電超50%】
二、江西【支持鋰電新能源產業 一次性獎勵500萬】
三、鄭州【一億元汽車消費券二次發放】
四、武漢【2025年達到25萬輛新能源汽車】
五、三亞【新能源換電車型最高補貼1萬元】
六、湖南【新能源汽車2025年產量突破100萬輛】
四、新能源及氫能產業相關資訊
一、北京大興【到2025年氫能產業鏈產業規模累計達到200億元】
二、北京經開區【對氫能產業重大項目最高獎勵3000萬元】
三、廣東【發布燃料電池汽車加氫站管理暫行辦法意見稿】
四、黑龍江【首座“三合一”加氫站項目啟動】
五、吉利【新能源商用車品牌遠程完成超3億美元首輪融資】
六、欣旺達【東風宜昌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項目開工 總投資120億元】
五、宇通資訊
一、888臺宇通電動車見證全球最大電動車場站落成
二、2022年第三季度凈利潤增長68.08%
三、多維合作打造“氫高速”
六、奇瑞資訊
一、發布9月份銷量月報
二、奇瑞8AT變速箱下線,首車明年上市
三、奇瑞捷途越野車T-1細節曝光
七、其他資訊
一、中國牽頭首個自動駕駛國際標準正式發布
二、歐盟【從2035年起禁止生產新的燃油車】
三、日本【擬在明年允許L4級自動駕駛汽車上路】
四、蔚來【與采埃孚將在線控轉向產品領域合作】
五、比亞迪【第三季度營收1170.81億】
六、Stellantis【官網宣布廣汽菲克將申請破產】
七、領克【或先搭載魅族FlymeAuto車機系統】
八、長城【與中國移動正式達成戰略合作】
九、長安【與禾賽科技正式達成合作】
2022年11月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
2022年11月,我國汽車產銷略顯疲弱,總體表現不及預期,但新能源汽車產銷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分別完成76.8萬輛和78.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5.6%和72.3%。
一、11月汽車銷量同比下降7.9%
11月,汽車產銷分別達到238.6萬輛和232.8萬輛,同比均下降7.9%。
1—11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462.8萬輛和2430.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1%和3.3%。
(1)11月乘用車銷量同比下降5.6%
1—11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462.8萬輛和2430.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1%和3.3%。
1—11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170.2萬輛和2129.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4.7%和11.5%。
(2)11月商用車銷量同比下降23.4%
11月,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3.5萬輛和25.3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3.4%和23.4%。
1—11月,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92.7萬輛和301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1.9%和32.1%。
二、1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72.3%
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6.8萬輛和78.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5.6%和72.3%,市場占有率達到33.8%。
1—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25.3萬輛和606.7萬輛,同比均增長1倍,市場占有率達到25%。
三、11月汽車出口同比增長64.8%
11月,汽車整車出口32.9萬輛,同比增長64.8%。新能源汽車出口9.5萬輛,同比增長1.5倍。
1—11月,汽車整車出口278.5萬輛,同比增長55.3%。新能源汽車出口59.3萬輛,同比增長1倍。
2022年12月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
2022年,我國汽車產銷實現小幅增長,分別完成2702.1萬輛和2686.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4%和2.1%。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05.8萬輛和688.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6.9%和93.4%。
一、12月汽車銷量同比下降8.4%
12月,汽車產銷分別達到238.3萬輛和255.6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8.2%和8.4%。
1-12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702.1萬輛和2686.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4%和2.1%。
(1)12月乘用車銷量同比下降6.7%
12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12.5萬輛和226.5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6.1%和6.7%。
1-12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383.6萬輛和2356.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1.2%和9.5%。
(2)12月商用車銷量同比下降20.2%
12月,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5.8萬輛和29.1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2.1%和20.2%。
1-12月,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318.5萬輛和330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1.9%和31.2%。
二、12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51.8%
12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9.5萬輛和81.4萬輛,同比分別均增長51.8%;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31.8%。
1-12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05.8萬輛和688.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6.9%和93.4%;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25.6%。
三、12月汽車出口同比增長45.4%
12月,汽車整車出口32.4萬輛,同比增長45.4%。新能源汽車出口8.2萬輛,同比增長3.6倍。
1-12月,汽車整車出口311.1萬輛,同比增長54.4%。新能源汽車出口67.9萬輛,同比增長1.2倍。
四、1—11月汽車制造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1%
1—11月,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7%;完成營業收入83726.1億元,同比增長8.1%;實現利潤4763億元,同比增長0.3%。
中央政策資訊
(一)國務院【印發《第十次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電視電話會議重點任務分工方案》】
10月26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第十次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電視電話會議重點任務分工方案》。其中,關于新能源汽車方面,提出了具體措施。
1)落實好階段性減征部分乘用車購置稅、延續免征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放寬二手車遷入限制等政策。2)延續實施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組織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和汽車“品牌向上”系列活動,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促進汽車消費。3)延長允許貨車在城市道路上通行的時間,放寬通行噸位限制,推動取消皮卡車進城限制,對新能源配送貨車擴大通行范圍、延長通行時間,進一步便利貨車在城市道路通行。全面放開皮卡進城的信號已經釋放。
(二)工信部、公安部【開展智能網聯汽車上路通行試點】
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公安部,公開征求對《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的意見?!锻ㄖ诽岢?,通過開展試點工作,引導智能網聯汽車生產企業和車輛使用主體加強能力建設,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產品的功能、性能提升和產業生態的迭代優化。
《通知》中智能網聯汽車搭載的自動駕駛功能,包括3級駕駛自動化(有條件自動駕駛)和4級駕駛自動化(高度自動駕駛)功能,但并未囊括市面主流智能網聯汽車所具備的2級駕駛自動化功能。
具體來看,《通知》提出的試點內容為,在全國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工作基礎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遴選符合條件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和具備量產條件的搭載自動駕駛功能的智能網聯汽車產品,開展準入試點;對通過準入試點的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在試點城市的限定公共道路區域內開展上路通行試點。制定一批新興技術和產業鏈碳減排相關技術標準,健全相關標準組織體系,實現能源領域碳達峰產業鏈相關環節標準全覆蓋。
試點的目標則是通過開展試點工作,引導智能網聯汽車生產企業和車輛使用主體加強能力建設,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產品的功能、性能提升和產業生態的迭代優化。基于試點實證積累管理經驗,支撐相關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制修訂,推進健全完善智能網聯汽車生產準入管理體系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體系。
同時,《通知》對試點申報條件也做出了說明,包括試點城市條件、試點汽車生產企業條件、試點產品條件和試點使用主體條件。
此外,《通知》還詳細列出了試點暫?;蛲顺龅那樾?。包括:1.試點城市、試點汽車生產企業、試點使用主體相關條件發生重大變化,無法保障試點實施的;2.試點城市、試點汽車生產企業、試點使用主體隱瞞有關情況或者提供虛假材料的;3.試點車輛自動駕駛系統存在設計、制造等問題,試點汽車生產企業拒不整改或整改后仍未解決問題的;4.試點使用主體未按規定落實運行安全管理責任,拒不整改或整改后仍未解決問題的;5.試點城市、試點汽車生產企業、試點使用主體未按規定落實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保護義務,拒不整改或整改后仍未解決問題的;6.因自動駕駛系統原因導致死亡1人或者重傷3人以上具有同等以上責任的交通事故的;7.發生嚴重網絡安全或者數據安全事件的;8.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及省級主管部門認為試點實施中存在重大安全風險的其他情形。
(三)工信部【建立智能汽車網絡安全制度】
10月28日,工信部發布公開征求對《道路機動車輛生產準入許可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的意見?!墩髑笠庖姼濉诽岬剑悄芫W聯汽車生產企業應當建立車輛產品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個人信息保護、車聯網卡安全管理、軟件升級管理制度,完善安全保障機制,落實安全保障措施,明確責任部門和負責人,落實安全保護責任。
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所使用的軟件和硬件應當符合國家網絡安全相關強制性標準要求。智能網聯汽車生產企業在產品銷售、使用等過程中收集和產生的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應當依法在境內存儲。因業務需要確需向境外提供的,應當通過國家網信部門會同工業和信息化等有關部門組織的安全評估,并向相關部門報備,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地方政策資訊
(一)北京【正式引發車用加氫站發展規劃】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發布《北京市氫燃料電池汽車車用加氫站發展規劃(2021—2025年)》?!兑巹潯分刑岬?,北京市在2023年前力爭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3000輛、2025年前力爭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推廣量突破1萬輛。
《規劃》中提到,2023年前,在冬奧配套加氫站建設運營工作經驗基礎上,打好國家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開局之戰。同時,在延慶區、大興區、房山區、昌平區、順義區、海淀區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等重點區域,開展服務干線貨運、城配物流、公交客運、環衛郵政等領域車輛的加氫站布局建設。力爭建成并投運37座加氫站,加氫總能力達到74噸/日,滿足47噸/日車用氫能需求,促成重點區域氫能產業示范引領。
到2025年前,立足區域示范成果,緊跟京津冀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建設步伐,力爭建成并投運加氫站74座,加氫總能力達到148噸/日,滿足126噸/日車用氫能需求,進一步擴大加氫站服務輻射范圍,初步形成規劃布局合理、結構靈活多樣、安全保障優先、滾動有序調控的氫燃料電池汽車車用氫能供給保障體系。
(二)貴州【發布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研發生產規劃】
貴州省工信廳網站發布《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研發生產基地建設規劃(2022-2030年)(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稿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取得明顯進展,全省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規模實現倍增,力爭突破5000億元,成為全省經濟又一重要增長極。
據悉,到2025年,形成年生產動力電池120GWh,正極材料及其上游原材料600萬噸,負極材料及其上游原材料80萬噸,隔膜15億平,電解液及其上游原材料45萬噸,電池回收規模40萬噸以及配套的其他輔材等,力爭實現規上工業產值達到5000億元以上。
此外,到2025年,貴州要基本形成鋰礦原料—基礎鋰鹽—電池四大材料及輔材—電池結構件/設備—電芯—電池模組—電池回收及電池檢測平臺的完整產業鏈體系,促進動力電池產業鏈上中下游協同發展,全產業鏈產品的全產業產品種類比重達到50%。至2030年,貴州要全面建成國際化新能源動力電池及材料研發生產基地,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成為全省支柱性產業之一,產業規模達到萬億級。
(三)海南三亞【發布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建設方案】
11月1日,三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日前印發《三亞市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建設方案》。《方案》提出,以社會運營領域為突破口,聚焦“公務、巡游、網約、租賃、物流”等應用場景,打造三亞換電車輛推廣樣板工程。
試點期內換電車輛推廣4500輛,其中社會運營領域3500輛,私人領域1000輛。試點期內換電站建設完成25座,其中2022年建成10座,2023年建成15座。
(四)保定【買長城車型最高補5000元】
近日,按保定市加快汽車工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的《關于組織以促進汽車消費拉動整車生產活動的公告》,表示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1月31日個人消費者購買本地生產的汽車享受1000元至5000元財政補貼。
本次補貼車型,為在保定市生產及納稅的汽車整車企業的7座(含)以下所有車型(含非營運皮卡,即個人購買的皮卡車)。補貼對象為在保定市注冊登記的汽車銷售企業購車并在本地上牌的個人消費者。補貼標準為以新車成交價格計算,每購1輛10萬元以下的新車補貼1000元;每購1輛10萬元(含)至20萬元的新車補貼3000元;每購1輛20(含)萬元以上的新車補貼5000元。補貼順序以車輛上牌領證時間為準。
(五)三亞【新能源換電車型最高補貼1萬元】
10月20日,三亞市印發了《三亞市統籌疫情防控和提振經濟增長的行動方案》,其中,為提振經濟恢復市場消費活力,對新能源換電汽車推廣專門給予分梯度的補能差價補貼。
該補貼政策提出從2022年9月17日起至2023年3月31日止對在海南省新購置且在三亞市注冊上牌的換電模式車輛的實際使用者,給予補能差價補貼,并根據購車價格的不同,給予分梯度的補貼金額,單車最高補貼1萬元。
(六)湖南【新能源汽車2025年產量突破100萬輛】
10月19日,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近日印發《湖南省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力爭到2025年,湖南省汽車產量突破15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100萬輛以上,汽車產業產值突破3000億元。
據湖南省工信廳調度,今年1至9月,湖南省共生產汽車65.1萬輛,完成產值1003.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4.5%、51.1%。其中,新能源汽車31.25萬輛、產值546.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18.4%、420.4%,新能源汽車產量占全國同期總產量的6.6%。
這次印發的規劃提出,突出堅持“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發展方向,大力發展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明確4大發展重點,即整車、關鍵零部件、延伸產業和未來產業;明確5大重點任務,包括全面提升汽車產業創新能力,加速推進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提升汽車產業鏈現代化水平,著力推動汽車產業集聚發展,持續構建良好汽車產業生態。圍繞主要任務,部署汽車核心技術創新、汽車產業鏈提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大規模示范應用4項工程。
新能源及氫能產業相關資訊
(一)北京大興【到2025年氫能產業鏈產業規模累計達200億】
10月27日,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政府正式印發《大興區氫能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正式文件中指出,到2025年,氫能相關企業數量超過200家,培育4-6家上市企業,孵化2-3家生態引領型企業,氫能產業鏈產業規模累計達到200億元,形成氫能高端裝備制造與應用示范區。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數量不低于3000輛,建成至少10座加氫站,推廣分布式熱電聯供系統裝機規模累計達到5兆瓦。
(二)北京經開區【對氫能產業重大項目最高獎勵3000萬元】
10月14日,《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關于促進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發布,其中明確:對近三年開工的、符合相關條件的氫能產業重大項目,經開區將給予最高3000萬元的獎勵。
支持重大項目落地。對近三年開工的氫能產業重大項目,年度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到1000萬元(含)以上的,按固定資產投資額(土地購置費用除外)的1%給予資金獎勵,單個項目累計獎勵金額最高不超過3000萬元。
支持燃料電池汽車融入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建設。鼓勵企業將燃料電池汽車與經開區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建設相結合,構建車路云一體化的智能網聯汽車開放場景,鼓勵開展環衛清掃、城市管理、便民服務、公共交通、出行服務、物流配送等公共服務領域示范應用,按單個示范項目實際投資額(企業自籌資金)的30%給予資金獎勵,最高獎勵300萬元。
(三)廣東【發布燃料電池汽車加氫站管理暫行辦法意見稿】
10月25日,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廣東省燃料電池汽車加氫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廣東省燃料電池汽車加氫站進行規范管理,在部門職責、規劃布點、建設標準等方面均作出了詳細規定。據征求意見稿,制氫加氫一體站制氫規模不得超過3000kg/d,儲氫罐總容量不得超過3000kg。允許在非化工園區建設制氫加氫一體站。
(四)黑龍江【首座“三合一”加氫站項目啟動】
10月15日,中國網財經報道,黑龍江省首座“三合一”加氫站項目——七臺河市加氫加油充電綜合能源示范項目隆重舉行啟動儀式。七臺河市委副書記、市長李兵,寶泰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焦云、總裁李清濤,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銷售公司執行董事、黨委書記梁生光,市城市建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沙德勝等各界領導、嘉賓出席了此次啟動儀式。
此次啟動的加氫站項目是由寶泰隆聯合中石油、七臺河城投等共同打造的加油加氫充電綜合能源示范項目,可開展氫提純、氫公交及氫重卡加注等氫能業務。未來可為七臺河市乃至黑龍江省加氫示范站提供經驗、打造樣板。
(五)吉利【新能源商用車品牌遠程完成超3億美元首輪融資】
10月26日,吉利新能源商用車集團旗下品牌遠程宣布完成 Pre-A 輪融資,融資金額超 3 億美元。本輪融資由普洛斯旗下隱山資本領投,傳化、中信證券投資、湖南湘潭產業基金、GLy Cadivital、Mirae Asset 等戰略投資人與投資機構跟投。遠程方面表示,該輪融資將主要用于研發投入和市場生態建設,繼而進一步鞏固提升遠程在新能源商用車市場的頭部地位。
(六)欣旺達【東風宜昌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項目開工 項目總投資120億元】
10月30日,欣旺達(SZ:300207)東風宜昌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項目在宜昌高新區生物產業園正式開工,項目總投資120億元,規劃建設30GWh動力電池產能,項目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為20GWh產能。項目全部達產后,將成為集動力電池電芯、模組等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新能源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預計年產值將超過240億元。
宇通資訊
(一)888臺宇通電動車見證全球最大電動車場站落成
10月18日,卡塔爾交通部長、環境與氣候變化部長、公共工程管理(Ashghal)部長、卡塔爾國家運輸公司CEO、交付與傳承至高委員會(SC)的官員及宇通卡塔爾國家公司負責人共同見證了全球最大電動車場站在盧賽爾的落成典禮。
盧賽爾電動車場站占地面積超40萬平方米,由24座多功能建筑組成,憑借著具有478臺電動車的容納量,獲得全球最大電動車場站吉尼斯世界紀錄,可為卡塔爾頂級足球賽事期間的交通提供保障,為游客和公眾提供獨特的綠色出行體驗。
目前,宇通服務分公司已在卡塔爾組建成立,推動宇通海外服務工作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也是宇通海外直服模式的新標桿。據宇通中東區卡塔爾國家服務經理甘紹營介紹:“區別于其他服務模式,宇通駐點直服表現出了強大的服務實力。這種模式推動下,可以讓我們快速制定出專項服務方案和場地應急預案,同時依托宇通強大的車輛智能、監管系統進行全方面謀劃,將大大確保賽事車輛達成100%出勤率,這也是今后宇通新能源在卡塔爾批量運營的強大支撐。
(二)2022年第三季度凈利潤增長68.08%
10月26日,宇通客車(600066)發布2022年三季度業績報告。公告顯示,宇通客車2022年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8.54億元,凈利潤1.96億元,同比提升68.08%。
與去年相比,今年第三季度的客車市場呈現出前低后高的態勢,客車市場在9月迎來久違的“雙增長”,中國客車信息網信息顯示,其重點關注的30家客車企業共銷售6米以上客車9023輛,同比上漲21.66%,環比增長40.92%。宇通客車9月單月銷量繼續穩居行業第一,為2510輛,行業龍頭地位穩固,發展勢頭強勁。與8月相比,宇通9月單月銷量跌幅收窄,大型、中型客車生產量均微增。
以科技創新為底色,宇通積極從“制造型+銷售產品”向“制造服務型+解決方案”轉型。宇通發布超基因價值鏈,根據用戶需求特點進行“超前研發”,提供不同的車輛及服務方案。
此外,宇通燃料電池客車累計運營3800萬公里,形成以鄭州為中心,輻射延慶、張家口等地的運營網絡。宇通在廣州、重慶、鄭州等多個城市開展自動駕駛項目示范運營,累計商業化運營超160萬公里。宇通保持對高端出行需求的長期關注,發布宇通國風T7星宇版,開拓高端出行美學新格局。
(三)多維合作打造“氫高速”
鄭州與安陽擬聯合打造“氫高速”。9月29日,河南省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研究院與安陽市政府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建“河南省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研究院安陽分院”。河南省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研究院院長、宇通集團燃料電池專業首席工程師張龍海表示,通過合作,雙方有可能在全國率先打造具有戰略意義的示范項目:氫能城際重載物流示范走廊(京港澳高速安鄭段)。
“這在全球是非常有典型意義的,面向這個場景,我們專門研制開發重載長續航燃料電池卡車,功率上達到200千瓦以上,單次加氫續航能力能夠達到500千米左右。打造‘京港澳’沿線‘氫高速’,沿途布局2~3個加氫站,為我國南北交通大動脈基礎設施進行前瞻性布局。而且,這個商業模式是可實現可持續推廣的?!睆堼埡Uf。
奇瑞資訊
(一)發布9月份銷量月報
10月8日,奇瑞控股集團發布銷量月報:9月份,奇瑞集團銷售汽車145,380輛,同比增長92.1%,連續三個月刷新單月銷量歷史紀錄。前三季度,奇瑞集團累計銷售汽車893,930輛,同比增長37.3%。
奇瑞集團主要板塊銷量:奇瑞汽車9月份銷量112,980輛,同比增長112.6%;1-9月份累計銷量679,863輛,同比增長55%。瑞虎8、瑞虎7系列作為拉動奇瑞品牌銷量增長的兩大主力,1-9月份分別貢獻了14.14萬輛、11.97萬輛的全球銷量。奇瑞高端品牌星途也開始逐步站穩腳跟,星途9月份銷量7,840輛,同比增長111.5%;1-9月份銷量36,412輛,同比增長67%。而注重性價比的子品牌捷途汽車,9月份銷量19,018輛,同比增長89.6%;1-9月份銷量115,734輛,同比增長11.8%。
奇瑞集團銷售新能源汽車(含新能源乘用車和商用車)22,185輛,同比增長135.8%;1-9月份累計銷售188,539輛,同比增長190.7%。
此外,近些年來,奇瑞的銷量開始爆發式增長,2021年累計銷量達到歷史性的961926輛,同比增長31.7%。
這也是奇瑞自1997年成立以來,24年間的最高銷量紀錄,按照超3成的增長率,奇瑞今年仍有望突破百萬輛大關。
(二)奇瑞8AT變速箱下線,首車明年上市
奇瑞終于有自家的自動變速箱了。近日消息,安徽孚禎汽車動力系統有限公司8AT自動變速箱項目首臺產品正式下線。
孚禎8AT自動變速箱項目位于繁昌經開區,占地面積約150畝,總投資15億元,年產量達30萬臺。
這款變速箱具有完整的知識產權,全系匹配奇瑞汽車品牌、星途汽車品牌、捷途汽車品牌,涵蓋SUV、轎車車型。第一款采用8AT變速箱的車型或為奇瑞全新旗艦SUV T26,該車諜照日前已得到曝光,定位于中型SUV,使用了全新的設計,形似路虎攬勝,預計售價在20萬元左右。據稱,首款量產車型將于2023年第一季度上市。
與此同時奇瑞新能源新能源DHT變速箱生產基地項目開工,總投資30億元,新建年產45萬臺新能源汽車用DHT生產線,預計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40億元。
(三)奇瑞捷途越野車T-1細節曝光
今年初,在捷途品牌之夜上,捷途帶來了一款全新硬派SUV的概念車T-X,隨后該車更名為T-1,但其他方面保持不變。
據悉,新車與捷途大圣相同,均基于昆侖架構打造而來,與坦克300、福特Bronco等新晉熱門SUV相同,捷途T-X同樣采用了近兩年比較流行的復古風格,整體呈現方盒子造型,車身多用硬朗的線條。
而近日,一張該車的側面諜照得到流傳,可以看出其車身上使用了十分平直的線條,黑色輪拱突出車外,形成了寬體效果,同時還用上了隱藏式A、B、C、D柱,視覺效果十分時尚。
值得注意的是,該車在B柱附近還設計有額外的凸起,這樣的造型確實少見,也大概會成為標志性的設計元素,而車身上的隱藏式門把手,則暗暗透露出其將推出新能源版本。參考此前曝光的專利圖可知,該車前臉造型十分具有具有硬漢氣息,可以看到車頭高高隆起的發動機蓋,兩側突出的翼子板,都是很經典的風格,與福特Bronco和Jeep自由俠很是相似。車側采用比較平直的線條,四輪接近四角,提升野外通過性,值得一提的是,該車采用了模塊化車頂設置,增設了無人機平臺,車尾造型與路虎衛士非常相像,呈豎直樣式,且配有外掛式備胎,視覺效果矚目。據官方消息,該車還擁有自適應識別、自適應智能適時四驅、電四驅以及自適應調節主動懸架等配置。
新車將提供多種動力版本,其中PHEV車型的綜合續航可達1000公里,百公里綜合油耗僅1L。
其他資訊
(一)中國牽頭首個自動駕駛國際標準正式發布
2022年10月,由我國牽頭制定的首個自動駕駛測試場景領域國際標準ISO 34501: 2022 Road vehicles — Test scenarios for automated driving systems — Vocabulary《道路車輛 自動駕駛系統測試場景 詞匯》正式發布。這一國際標準是我國組織德國等二十多個國家的專家,共同對自動駕駛測試場景標準體系做了系統規劃,包括場景詞匯、安全評估框架、設計運行范圍、場景分類等一系列國際標準項目。
ISO 34501是該系列中首個發布的國際標準,主要規范了自動駕駛系統、動態駕駛任務、設計運行范圍及條件等概念,明確了場景、動靜態環境和實體要素之間的關系,并形成了包括功能場景、抽象場景、邏輯場景和具體場景在內的場景層次描述規則。該標準作為自動駕駛系統測試場景的重要基礎性標準,滿足了行業在開展自動駕駛測試評價相關工作時采用標準化語言描述測試場景的需求,將廣泛應用于全球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技術及產品的研發、測試和管理,為智慧出行、區域接駁及道路運輸等各類自動駕駛應用提供重要基礎支撐。
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組織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等相關單位,以國際國內標準同步研究、同步制定為原則,充分發揮我國汽車產業應用場景豐富、技術創新活躍等優勢,加快推進自動駕駛先進技術研發、基礎場景庫建設應用及行業測試評價能力建設,持續提升我國在國際標準法規體系建設和產業融合發展方面的參與度和貢獻度。
(二)歐盟【從2035年起禁止生產新的燃油車】
10月28日,彭博發布消息稱,歐盟的三大機構——歐盟委員會、歐盟議會和成員國于周四達成了一項協議,將從2035年起禁止生產新的燃油車,此舉將重塑歐盟的交通圖景,標志著該地區在減少碳排放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該協議要求歐盟汽車制造商在2035年前實現零排放目標,還要求歐盟在未來十年削減55%的碳排放,并制定到2050年實現氣候中和的目標。
(三)日本【擬在明年允許L4級自動駕駛汽車上路】
日前,從外媒獲悉,日本警察廳新的《道路交通法》修正案預定于2023年4月1日施行,該法案列入了在有限區域內實現完全自動化駕駛的Level 4運行許可制度。不過新法案將在11下旬之前征求公眾意見,之后再正式確定內容和施行時間。
如果該法開始實施,將意味著日本的公路上允許Level 4自動駕駛汽車上路行駛。自動配送機器人企業的申報制度也爭取于當日施行。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5G 通信、大數據等新技術快速發展,自動駕駛汽車加快推廣應用,逐步由研發測試轉入實際運營。
目前,日本國內已有10余個城市允許自動駕駛汽車在特定區域、特定時段從事出租汽車、城市公共汽(電)車等商業化試運營,并在2025年左右將其擴展到全國40多個地點。
(四)蔚來【與采埃孚將在線控轉向產品領域合作】
10月11日,采埃孚集團與蔚來在德國慕尼黑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線控轉向產品等領域展開合作。
據悉,雙方將建立即時信息共享機制,深化溝通渠道,定期開展技術交流,共同設定行業領先的工藝和質量標準。同時,雙方計劃在品牌推廣、產品營銷、技術提升、質量培育、客戶服務等領域展開合作。
此次協議的簽署,標志著采埃孚集團首次在亞太區斬獲線控轉向業務合作,更標志著雙方致力于共同推動自動駕駛和電動化等諸多領域的變革與發展。
采埃孚自1981年進入中國市場,已在20多個城市布局了近50家生產企業、四家研發中心、近240個售后服務網點,中國員工人數約2萬人。以中國為主體的亞太區銷售額占采埃孚集團全球銷售額約25%,采埃孚在中國的市場銷售額已達70億歐元,占全球銷售約20%,亞太區的目標是到2030年將本區域的銷售額在全球占比提升至30%。
(五)比亞迪【第三季度營收1170.81億】
日前,比亞迪發布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第三季度營收1170.81億元,同比增長115.59%,凈利潤57.16億元,同比增長350.26%。
今年前三季度,比亞迪實現營收2676.88億元,同比增長84.37%,凈利潤93.11億元,同比增長281.13%。
對于比亞迪第三季度的業績表現,機構普遍認為超過市場預期。東吳證券表示,比亞迪第三季度業績超市場預期,并將其2022年凈利潤預期由117.85億元上調至162.51億元,上調幅度超40億元。
(六)Stellantis【官網宣布廣汽菲克將申請破產】
Stellantis官網宣布,廣汽菲克、廣汽集團和Stellantis的股東已批準一項決議,授權廣汽菲克在虧損的情況下申請破產。不過,Stellantis表示,將繼續為中國現有和未來的Jeep品牌客戶提供相應的優質服務。
在2022年7月18日,廣汽集團官方宣布,鑒于其與Stellantis集團攜手成立的合資企業廣汽菲克一直處于虧損狀態,且從今年2月以來一直無法恢復正常生產經營,雙方共同決定終止該合資公司。
據廣汽集團公告,今年上半年廣汽菲克營業收入5.88億元,而2021年全年為38.61億元;凈虧損6.49億元,2021年全年凈虧損31.69億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廣汽菲克資產總額為76.57億元,負債總額為81.86億元,資產負債率為107%,這意味著廣汽菲克早已資不抵債。
截止目前,在廣汽菲克資產處理上,目前廣汽菲克位于廣州市番禺區的全球先進工廠已經正式轉交廣汽埃安,并將改造為廣汽埃安的第二工廠;有消息稱,廣汽菲克湖南長沙工廠將被比亞迪接收,但尚未有官方確認。
(七)領克【或先搭載魅族FlymeAuto車機系統】
Flyme官方賬號上發布信息稱,魅族Flyme會是在智能座艙上的延續,它將延續 Alive Design 設計理念,化身與你同行的伙伴,感知并理解你的需求,建立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互聯互通,最終實現多終端、全場景、沉浸式融合體驗。
今年7月4日,吉利集團旗下湖北星紀時代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為李書福)(以下簡稱“星紀時代”)與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魅族科技”)在杭州舉行戰略投資簽約儀式,正式宣布星紀時代持有魅族科技79.09%的控股權,并取得對魅族科技的單獨控制,雙方將會致力于為用戶提供多終端、全場景、沉浸式融合體驗的核心產品,同時,魅族科技會作為獨立品牌繼續保持運營。
(八)長城【與中國移動正式達成戰略合作】
日前,長城汽車與中國移動在河北保定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車聯網領域開展全面深入的合作,積極推進5G全連接工廠創新應用試點。
根據協議,雙方將在智能網聯、高精度定位、車路協同、大數據、車載內容等車聯網領域開展全面深入的合作,積極推進5G全連接工廠創新應用試點,持續加大企業綜合信息化領域合作,加快落地一體化出行服務,共同探討資本領域合作。
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在前不久發布2022年三季度財報。今年第三季度,長城汽車實現營業總收入373.46億元,同比增長29.36%,凈利潤25.57億元,同比增長80.55%。今年1-9月,長城汽車實現營業總收入994.80億元,同比增長9.56%,凈利潤81.49億元,同比增長64.80%,經營業績增長顯著。
(九)長安【與禾賽科技正式達成合作】
10月24日,禾賽科技宣布與長安汽車正式達成合作關系,長安汽車SDA架構下的多款全新車型將確認搭載禾賽AT128車規級超高清激光雷達。長安汽車是中國最大的自主汽車品牌之一,正在加速向世界級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轉型發展。
在今年8月的科技生態大會上,長安汽車首次對外公布了其智能汽車超級數字化平臺SDA架構的相關信息。該架構具備“硬件可插拔、場景可編排、生態可隨需、系統自進化”等技術特征,為汽車智能化發展提供強大的平臺支撐。
AT128是禾賽面向前裝量產市場推出的ADAS遠距主激光雷達,9月已達到月交付量過萬臺。其內部集成了128個激光器,每秒超153萬的點頻可對周圍環境實現超高清的掃描,幫助智能汽車實時“看清”三維世界。
長安汽車選擇禾賽作為其獨具戰略意義的SDA架構激光雷達供應商,充分表現了對禾賽出色產品力和量產交付實力的認可。未來,禾賽AT128將作為長安SDA架構中的核心感知部件之一,助力推動平臺下多款車型陸續量產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