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賴文忠)今年一季度,福建汽車工業集團公司旗下的東南汽車公司再創佳績,公司車輛出口
18批、
1876輛,貨值
2092.97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
200%、
105.9%和
101.84%。截至去年底,東南汽車投產
11年來已銷售汽車
41.03萬輛,實現銷售收入
400多億元,平均每年銷售
3.7萬多輛。
福建汽車工業起步較晚。上世紀90年代初,曾造出“長征”與“東方紅”的福建汽車工業一時走進困境,20多家整車廠和配套廠零星散亂,各自為政。面對困局,福建汽車工業集團認真反思成敗得失,找出一條汽車工業發展新路子——閩臺合作,滾動發展,規模經營。1994年11月,福汽集團與臺灣裕隆集團中華汽車接觸,雙方僅用了57天便簽訂合資意向書。一年后,東南(福建)汽車工業有限公司組建。在省委、省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東南汽車迅速發展。至去年7月底,凈資產為197392萬元,其中閩方占98696萬元。國有資產增值60854萬元,增值率160.8%。在東南汽車的引領下,落戶閩侯青口汽車城的配套企業達150多家;累計總投資達50多億元;帶動了當地商業、服務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閩臺合作的成功,崛起了福汽集團。而福汽集團的快速擴張,推動了全省產業集群的形成,在福州基本建成以東南汽車為核心的轎車、輕型客車產業群;在廈門、漳州基本建成以金龍客車為核心的大中型客車產業群;在龍巖、三明基本建成以新龍馬汽車為核心的載貨車、改裝車和農用車產業群。
福汽集團認為,要圓“汽車強省夢”,除了打好“對臺”牌外,還必須在更高平臺,利用世界先進技術,參與全球產業分工。2006年4月,日本三菱入股東南汽車,福建汽車從閩臺合作走向國際合作。去年6月,福建奔馳項目落地。同時,福汽集團與美國克萊斯勒合作的R2項目總投資4.9億元,形成年產3萬輛生產規模。去年8月,與克萊斯勒合作生產的第一款產品大捷龍在東南投產。國際合作的日益深化,為福汽集團注入了新的發展動力。目前,福汽集團積極實施雙品牌戰略,形成三菱和東南兩個品牌體系,加快建設福建汽車業制造基地,朝著“汽車強省夢”挺進。(自《福建日報》)